“將軍所言甚是,按道理來說,夫君去后,我家儼兒自當為甄家家公,只是儼兒既未婚配,又未加冠,若是如此接管族務,只怕族中諸長不服”
“嫂夫人擔心的是兄終弟及”
劉儉淡淡地笑著“甄兄年僅三旬而終,其同輩之中,當有嫡出之弟,正值壯年,而侄兒年紀尚輕,不足矣承繼族業,而一旦族中產業盡歸兄弟執掌,那日后侄兒就是成年了,想在從叔手中繼承,怕是不現實了。”
張氏苦笑一聲“如此,我們這一支本家,反倒就成了偏支,所以我想到的,便是與將軍結親,有了將軍為外援,則儼兒就算是弱冠,也有了可以繼承家公之位的本錢”
劉儉心中暗道你把堂堂一州之主變成了你女婿,伱兒子的妹夫,那你兒子當然可以繼承家公之位了
但我特么卻憑白降了一輩
想到這,劉儉突然開口道“夫人,我與甄兄有相知之情,如今他中年早逝,儉痛不欲生,然納甄兄之女為妾這事,卻是做不到的,不過我倒是有幾個想法,不知夫人可愿聽聽”
此時此刻,劉儉只要能把甄逸的兒子扶持上位,張氏自然是什么都愿意的。
她急忙道“全憑將軍吩咐。”
劉儉言道“我有兩子,一個五歲,一個兩歲,我觀甄兄所遺下的小女兒,與我兩個兒子皆年歲相當,咱們不妨做個兒女親家,可好”
張氏聞言大驚。
甄逸死了,留下她們一眾孤兒寡母,要是沒有劉儉幫助,今后就是仰人鼻息將自己的女兒送給劉儉做妾,說白了都得看人家想要不想要。
如今劉儉卻說要跟自己做兒女親家,這可謂是大大的抬舉了張氏和她的女兒了。
但張氏明白,劉儉肯如此做,定然是有著他的利益訴求。
這天底下,不會有什么人憑白的愿意做個大善人。
特別還是一州州牧。
但不管劉儉的利益是什么,在他拋出的這張大餅前,張氏都要答應。
而且是必須答應
因為對于她們這些遺孤來說,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
便見張氏再次起身,對著劉儉長長拜道“將軍對我一家情深義重,妾身母子雖結草銜環而不能報也”
看著母親拜倒在地,她的兒子和女兒們也紛紛起身拜劉儉。
劉儉讓他們起來,隨后又道“咱們結了兒女親家之后,就是一家人了,不分彼此,我想扶儼兒當上家公之后,再讓他在河北商貿協會之中做個副會長,協助蘇雙總攬河北的商貿大局而你的三子甄堯,回頭我自當吩咐中山相,舉他為孝廉,但雒陽此刻時局有變,不宜入京,為孩子計,且在冀州任職,我自當予其重任。”
甄儼沒有想到劉儉居然會對他這般優待,當即拜道“多謝將軍提攜之恩儼感激不盡”
劉儉抬手道“我與甄兄乃是至交,你們兩個既是甄兄之子,也就是我的孩兒,我自然要對你們負責。”
說到這的時候,劉儉又看向張氏,笑道“這儼兒也似是要到了成婚的年紀,我涿郡劉氏之中,也有幾個女娃到了待嫁之齡,咱們既約定了小的婚約,那就不妨再給大的定個親,這也算是雙喜臨門了,不知夫人覺得如何”
張氏聽到這,自然是無不應諾。
“全憑將軍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