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辦法”
“主公率兵離開河北征戰,離開冀州,那幽州有異志者,自然就全都出來了,屆時主公北向回兵,再殺入幽州,便是名正言順。”
劉儉無奈地嘆了口氣“雒陽護駕,青州黃巾反叛,我皆率兵前往,他們都沒跳出來,還讓我往哪里去不是非得打到荊州才行吧”
荀彧搖頭道“那是因為當時與主公為敵之人,無法絆住主公。”
劉儉嘆道“那我應該找誰練練才能讓他們放心啊”
荀彧道“董卓本人”
一句話說出來,房間內頓時陷入了一陣沉默。
少時,方聽劉儉慢悠悠地道“要不我還是直接領兵進入幽州,把他們倆生擒活捉逼問口供吧,然后再平了遼西烏桓,這樣比去和董卓當對手好一些。”
荀彧奇道“使君是不想與董卓為敵嗎”
劉儉暗道,我當然是不想了,我已經與董卓私下里有了結盟,怎么能去討伐他。
少時,卻聽劉儉緩緩開口道“董卓雖出身涼州,非名門出身,但他到了雒陽之后,擁立新君,扶持太后,保劉氏江山穩定,沒有讓袁隗獨霸朝綱的詭計得逞,可以說,董卓眼下對大漢江山有恩”
“但以袁氏為首的一眾人,卻為了自家利益,強行給董卓扣上了一個叛賊的帽子,硬是要討伐他,不外乎是董卓斷了他們的道而已,我為什么要去幫袁氏而得罪一個對我大漢有功之人”
荀彧實在是聰明絕頂,他聽完劉儉的話之后,半晌并沒有吭聲。
隨后,他還是試探性的問了劉儉一句“主公可是與董卓暗地里有什么約定謀劃”
劉儉聞言,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這就是歷史上曹操手下的第一號人物,堪比高祖麾下蕭何的頂尖人才,荀彧的本事。
只是這么幾句話之間,他就能看破事情的實質。
劉儉只是略有猶豫,隨后立刻就做出了反應。
“是,有謀劃。”
荀彧聽到這,心中很是滿意。
其實,依照荀彧的性格,即使適才他猜中了劉儉與董卓確實在私底下有謀劃,但他也不會直接張嘴將這件事點破。
畢竟他是當臣子的,這種事做得越少,他自己就越安全。
但即使如此,荀彧還是決定出言點破,看看劉儉的態度。
就這一次
不為其他,他就是想看看,劉儉對他到底是不是推心置腹,是不是真心的相信他。
對于為人臣者而言,主上的信任與否,甚至比主上給他們的官職和待遇更加重要。
而劉儉的反應和果斷的回答,也令荀彧十分高興。
劉儉確實是相信自己的。
他沒有認錯主人。
終歸沒有錯付啊。
卻見荀彧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心中的一塊石頭落地。
“主公,就算是您與董卓在私下有什么約定,或是盟約,但這一次,你卻一定要出兵”
“不但是為了引出張舉和張純在幽州叛亂,同時也是要向天下人展現主公的仁義”
劉儉心中暗道,現在的董卓和歷史上并不相同,他在雒陽的行為并不過分。
相反的,他還得到天子與何太后的信任雖然何太后私底下對董卓并不滿意,甚是已經開始有些惱恨董卓,但對外,并無多少人知曉此事。
所以說,現在討伐董卓,似乎并不能展現出自己的仁義。
荀彧似乎看出了劉儉的想法,道“主公,彧所言的仁義,并不是指讓主公與袁紹他們同流,主公無需加入袁紹一眾,只是以您自己的立場,出兵向董卓要個說法以此來展現您的仁義”
劉儉奇道“袁紹一眾人的立場,是討伐國賊,興復漢室若我不與他們同流,又當以何理由出兵”
荀彧言道“主公,您的刎頸之交在雒陽被殺,以您的角度而言,出兵為摯友要一個說法,難道不是在彰顯仁義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