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不愧是賈詡,針對破除對手的詭計心思,以及揣摩人性方面,都是當世頂尖的。
讓劉儉支持袁術當汝南袁氏的家公,這點讓劉儉多籌謀幾日,劉儉或許能夠想到。
但讓袁寵拜到鄭學門下,成為鄭學弟子,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琢磨出來的手筆了。
聽著似乎沒什么了不起,但若是往深了想,你就會發現這個方法的厲害之處。
在古文經大興,而今文系卻無法阻擋古文經崛起的時候,由鄭玄所創立的鄭學橫空出世,融合了古文經和金文經之所長,為天下世人所共同瞻仰,而鄭玄本人更是成為了士林人口中的經神。
其實汝南袁氏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想從家族的優秀子弟中選出可塑之才,拜入鄭氏的門下。
包括袁基,袁紹,袁術等人在內,對鄭玄也是極為推崇。
不是他們敬佩認可鄭玄,這只是在學術政治中一種趨利的表現而已。
鄭玄在兩派經學士人中的名望太高,必須要敬之,敬了他,就可以使家族向古文經所在的領域滲透影響,不敬,對他們自己在儒林之中的風評影響實在太大。
站在袁氏一族的角度,身為今文經學派的領軍家族,在鄭學大興的當世,其家族若是不與鄭氏一門牽上些關系,對家族未來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如今袁寵能夠成為鄭氏的內門弟子,這對于袁氏可以說是跟鄭學門派建立聯系的大好機會。
汝南袁氏家族中的長輩,對于此事定然是大力支持的。
可以說,這件事會得到汝南袁氏全族人的支持。
袁術若是敢在這個時期跟全族人唱反調,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想通了個中關鍵之后。
劉儉隨即站起身,對賈詡拱手道“文和之言甚和吾心虧文和指教,方解此心中之惑。”
“不敢,不敢,能幫使君乃賈詡之幸。”
隨后,就見劉儉站起身,向賈詡告辭。
賈詡親自將劉儉送到門,突然又向劉儉長長的施了一禮,道
“主公,賈詡有一事,想請主公答應。”
“何事”
賈詡突然一掀前衣之擺,跪下行大禮道“懇請主公不要讓詡之家眷去館陶。”
劉儉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文和,何出此言”
賈詡誠懇地道“詡能夠得主公收留,更兼有主公一心為賈詡著想,救出身陷于雒陽中的長子,縱然使詡為牛馬,亦不能報主公之大恩”
“主公使我族人居住于館陶,也是為了賈詡翌日離開著想,但賈詡雖為自私自利者,但也是有良知的人,主公如此厚恩,賈詡若是在存了僥幸的心思,實枉為人也”
說吧,就見賈詡再一次沖著劉儉叩拜施大禮。
“賈詡求求主公了,還請主公讓詡的兒子和族人去鄴城居住,主公若是不答應,那就說明主公對賈詡抱有疑心,不肯引賈詡為心腹而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