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玄德當主公正文卷第三百二十九章劉儉手中有件利器其實,對于如今朝堂時局感覺極度敏感的家族,不僅僅只有廬江周氏,其他州郡的官宦之家,高門望族,也都是在緊緊地盯緊雒陽。
其實,這些事早就在劉儉的預料之內了。
從后世人的角度來看,這些衣冠巨室內,高門望族所做的事情都是違背人類發展進步的事,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砸骨髓吮精血,仿佛什么惡心事兒他們都能干的出來。
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縱觀古今,誰又不是像他們一樣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活著呢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想這個問題,你能說他們是錯的嗎
想想漂亮國,一個根本不能稱之為國家,只是一個披著國家外皮的利益集合體一邊被全人類討厭著,卻偏偏又能吸引人馳之若騖的去加入
新政的分配方式或許有利于整個中土全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可毫無疑問的卻觸動了東漢王朝高門望族的根基。
這就好比后世的時候,一個家庭經通過經商或是當官積累了很多的房產,鈔票,股份等諸多財物但是突然有一天,執政者過來找你們談話,說是你們家的房子,得拿出來分給別人住,你們家的鈔票得拿出來大家一起花。
雖然性質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對當事人的感覺來說,其實都是一樣的。
在東漢王朝高門望族的人眼中,利用人頭賦稅藏匿人口,閥閱之門的人才壟斷分配,這都是他們的固定資產,百年的沉淀已經使他們習慣性的這么認為了。
董卓所頒布的這兩條新政,感覺上就跟拿他們家的錢給別人花是一個道理。
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是很難轉過這個彎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若是能夠輕易答應,而不做出巨大的反抗說白了,他們也就跟傻子沒什么區別了。
縱觀世界人類歷史,不論是冷戰還是熱戰,其戰爭原因,歸根結底不過是利益之爭。
哪有那么多為民請命拯救寰宇蒼生
都是扯淡,戰爭的根本目地就是利益再分配。
至于周瑜的父親和他的從父,是因為什么在雒陽城中知道這個消息的
很簡單,雖然董卓現在還沒有將新政頒布出來,但呂強已經從陽夏城星夜趕回雒陽城,并與天子、何太后探討了這件事情。
果然是不出劉儉所料,天子與何太后一聽到這個消息,經過一番短暫的尋思,就急忙答應了。
畢竟,這也事關他們的利益。
但是接下來,不論是遷都還是頒布新政,都是茲事體大,以天子和董卓的角度來說,不可能一點風聲都不發出來就擅自行事。
這種事情可不是雷霆一擊就能成功的,非得是從小范圍進行商討,然后再從小范圍擴展到中范圍,逐步擴大,最后變成朝政公議。
所以,現在不僅是廬江周氏,包括朝中的公卿們,還有很多地方的閥閱之門,都已經隱隱的得到了風聲。
誰又能想得到,自袁紹糾集各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后,竟然又發生了一件這么大的事情。
與此同時,在陽夏城屯兵的劉儉,已經開始準備向河北回兵了。
只因呂布和胡軫的兵馬,已經先行撤離。
劉儉與董卓暗中商議,要等到自己的兵馬抵達延津渡口之后,再將牛輔和華雄二人奉還。
雖然劉儉估計著董卓不會再派兵繼續偷襲自己,但是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要將這兩個人質留到最后。
在離開陳國之前,劉儉還是將陳國境內有名的冶鐵,造橋,制弓等能工巧匠包括其家眷一并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