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徹底的落實這兩條政令,非得是山河破碎一遭,花個十年二十年重新制定規矩捋順不可。”
劉儉點了點頭“這兩條新政必須要從當今天子和董卓的手中出來,但是我覺得陛下和相國卻未必能與新政共存于最后”
賈詡行禮,道“主公所慮者甚是,詡在京中之時,也曾與天子和太后有過數面之緣,依詡看來,當今天子非英雄之主,何太后乃愚鈍之婦,這兩個人最多也只能是躲在董相國的背后,抖抖威風,新政延續下去的關鍵,還是在相國的身上。”
劉儉笑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賈詡道“依照詡對相國的了解,董相國完全有這個本事。已經有這份決心,包括他的狠厲想來,他還真能夠將這件新政推行下去。”
“只不過,對相國而言,他有一個最大的短處。”
劉儉知道賈詡說的是什么。
“文和想說的是,恐董卓年紀太大,推行新政未及到一定程度,便天不假年,是嗎”
賈詡道“回主公話,正是如此,而且我恐想過,再過些年之后,心生激流勇退之意,到時候這變數可就大了。”
劉儉聞言長嘆口氣。
“罷了,數年之后,再想數年之后的事吧,這天底下,又有什么都是事事完美的呢”
卻見賈詡對著劉儉拱了拱手。
“眼下的當務之急,主公還需仔細觀察,各路牧守,特別是袁氏兄弟下一步會對主公采取的動作。”
賈詡這話令劉儉不甚了然。
“文和這話我不是很明白,關于雒陽遷都以及新政頒布之事,雖然是我在背后助推,可事實上,操作之人乃是天子與董相國,袁氏又為何要向我動手呢”
賈詡恭敬道“天下名門郡望及袁氏兄弟或許不知道何人是助推之人,可是他們要想辦法解決新政所帶來的巨大影響。”
“依照賈詡對相國的了解,相國辦事的后勁或許會有不足。”
“然行事之初期,相國處事之堅決卻遠非一般人所能比。”
“這次遷都和新政,任憑朝中公卿阻攔的再兇,天下望族給朝廷施展的壓力再大,相國也絕不會失敗的。”
“特別是一旦遷都于長安,便是董相國行至了自己的根據之地,屆時關東諸侯想要憑軍事討伐相國,絕無勝算。”
“以詡對于袁氏兄弟的了解,他們絕對不會甘心,特別是新政剛剛頒布的這前兩年,為了不讓新政對民間的影響太深,天下的衣冠巨室一定會有所行動。”
劉儉恍然而悟。
“文和的意思,是袁氏兄弟會在我這里尋找破壞新政的方法”
“正是,依照賈詡看來,這天下間現在也只有使君手中有一樣利器,能夠破解新政之威。”
劉儉的思緒也很敏捷,他只是略作思考就知道了,就想到了賈詡口中所言的利器是什么。
“陳留王”
賈詡輕輕地點了點頭“是詡敢保證,那些衣冠之門一旦感覺無法扭轉朝廷的心意,定然會把目光轉移到陳留王的身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