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一開始似乎沒明白張飛說的是什么。
但是后來他反應過來了。
關羽這個人很高傲,但是在兄弟面前,他這方面還是比較克制的。
關羽笑呵呵的回答道“一時湊巧而已,弟莫取笑為兄。”
說罷,就見關羽站起身來。
一旦不是跟張飛說話,而是面對旁人,關羽的氣勢就大有不同了。
他昂首挺胸,單手捋著長須,另一只手則是瀟灑的一揮,對眾人道“諸位遠來辛苦,請坐。”
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被二十四名賊寇聽在耳中,猶如圣旨一般。
二十四人各自向關羽施了一禮,隨后就坐落于兩旁。
眾人坐下之后,關羽反倒是站起身來,環視在場諸人。
“某與諸位,亦是相識多年,這些年來,咱們彼此交往不多,聯系卻從無中斷,關某的身份雖與諸位對立,卻一直彼此相惜,今日能被關某叫到這盧龍塞的,在某心中,都是一方的豪杰,也皆為一時之雄。”
“今日邀請諸位前來,乃是因為張舉和張純這兩個賊子,在幽州境內為禍,無端惹起戰事,荼毒境內黎庶。”
“關某不才,為一國都尉,時刻不敢忘卻國恩,今番歸來,只是為了征調兵馬,與二賊決一死戰。”
“二賊手下之兵,皆為臨時征調之徒戶,雖為烏合之眾,怎奈人數眾多,不好對付。”
“故,羽想起了諸位朋友,諸位朋友雖是草莽中人,然關羽心知,諸位皆仗義豪杰,昔日落草為寇,非為自愿,實乃形勢所逼。”
“今幽州變亂,正是討伐逆賊,安邦定國,報效國家之時。”
“關羽想邀請諸位,與某一同討伐張逆,功成之后,諸位皆可論功行賞,不再為賊身,不知意下如何”
這一番話說完之后,廳堂之中一時間沒有了動靜,落針可聞。
也難怪,關羽冷不丁拋出這么大一件事兒,這些人一時半刻恐怕無法接受,畢竟關乎自家性命啊。
關羽見眾人不言語,也不發怒。
他很是灑脫的道“關某召各位前來,也只是商議,并不是逼迫諸位非要與關某同討賊寇,關某雖不是什么圣人君子,卻也自詡不失為大丈夫,斷然不會行逼迫他人之所行。”
“諸位若是不愿意與關某合作討賊,也沒什么打緊,關某這里的大門為你們敞開,直管各自離去便是了,關某絕不強求不想留下的,就請吧”
話音落時,卻見一名叫王煥的賊首站了出來。
“公乃是王某平生所見最為信義之人,當年公率兵剿殺王某,于阜龍渡將我等千余眾圍困,王某揚言與公馬戰單挑,若能擋公十招,公便放我手下離去,后八招為公所擒,公不但不殺我,還稱我為豪士,任憑我等離去,此恩此德,王某終身不忘今關都尉征召我等,別人我不管著,王某人愿為公驅馳,雖死無恨”
話音落時,又有一名叫李生的賊首站出來道“當年公率兵剿殺于我,我表示愿意歸附,從此再不擾民,公言“如不擾民,但有為難之事可尋吾也”后值我山寨糧草告罄,派人前往求之,公三日之內與我糧草五百石,解我燃眉之急,此等恩情,豈能不報”
又有一名叫熊招的說道“當年我自持勇力,與公為敵,為公連擒三次而不殺,后深覺慚愧,歸附于公,若無云長公當年釋命之恩,焉能有我的今日愿將這條命交付于云長公也。”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紛紛感慨關羽的恩情。
他們一個個言辭懇切,舉手之投足之間甚是動容,足見所言非虛。
看來,關羽在他們的心中,其地位確實是至高無上。
不多時,二十四名賊首竟然全部表示愿意歸順關羽,與他一同去討伐二張。
張飛在一旁看到直咧嘴。
“唉,還是四兄厲害,俺不如也,俺不如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