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為首的太學生分別來自三河,徐州,冀州,汝潁,也有雒陽本地之人。
而且這十名太學生都只有二十歲上下,最小的不過十八歲。
這么小的年齡,卻能夠煽動雒陽兩萬多的太學生違抗朝廷新政,足見這里面的事絕對不簡單。
肯定是有人在后面推波助瀾,并利用這十個年輕人的。
但這深層次的事情,呂布卻是沒有想到。
他覺得,只要先把這十名太學生搞定,就會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到時候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呂布指派張遼和魏越將這十名太學生統統抓了起來。
張遼昔日在并州也是一名頗為有名氣的年輕將官,呂布也是深知其名。
何進當上了大將軍之后,曾對邊郡武人進行過一番考察,覺得青年武人張遼是一名可造之才,于是就想將他征辟往大將軍府。
但是還沒有等到張遼抵達雒陽,何進就因為宦官之亂而被干掉了。
隨后,董卓在京中掌控了大權,而剛剛抵達雒陽的張遼,就順理成章的被歸到了董卓的麾下。
隨后,他又與呂布一同執掌京城中的隸屬于北軍的并州一部。
呂布帶領并州軍歸順董卓之后,張遼也順勢被劃撥到了呂布的麾下。
畢竟同為并州人,彼此之間有同鄉之間的歸屬感,放在一塊兒最容易管理。
呂布比張遼年長不少,又久居邊境,因此,張遼對他還是比較佩服、認同的。
但是這一次,張遼還是覺得呂布處置事情的方法有點問題。
他覺得呂布太過急躁了,沒有把事情的脈絡捋清就隨意對人動手,未免有些心浮氣躁,萬一惹出了什么事端,恐不好收拾。
但呂布的態度堅決,張遼縱然是勸也沒有用,便也只能如此了。
就這樣,十名為首的太學生被拿到了呂布的面前。
依照呂布的設想,這些酸儒之輩,在他這個并州武人的面前根本就沒有任何話語權。
只要自己稍稍威嚇,說不定就能把他們嚇的尿褲子了,到時候還不是有什么說什么。
呂布想的還是非常美好的,但事實證明,想法和現實是有區別的。
大漢朝的士人,大多數天生就是硬骨頭。
試想當年的黨錮之禍,多少士人學子的前程被阻攔多少黨人即使被黨錮,也依舊不忿遠走他鄉,就算是東躲西藏朝不保夕也絕不妥協。
但這些人即使在外地,也過得非常好,就是因為他們走到哪里,都有當地的士人接納他們。
對于這樣一個群體,先帝劉宏都拿他們沒辦法,更何況是區區的呂布。
這十名太學生雖然年輕,但卻繼承了士人硬骨頭的優良傳統。
他們到了呂布的面前,不但不害怕,反倒是一個個昂首挺胸,拿旁光看人,一個個牛逼的不能再牛逼了。
看到這些人的模樣,呂布心中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你們都已經違反了朝廷的新政律法,一個個的都是戴罪之身,居然還敢這么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