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玄德當主公正文卷第四百一十三章斬兩千石趙云,顏良,文丑這三個人在劉儉軍中的聲名,確實是不及關羽和張飛。
但是論及整體實力,他們卻并不比關張遜色。
甚至在某些方面,關張也還可能不及他們。
此時,文丑在正中間率騎兵沖突泰山軍的正陣,而趙云和顏良則在兩側給文丑打側應。
三路兵馬配合的極為默契,硬是將精銳的泰山兵的陣型打亂,使其不能有效的進行反擊。
而一直被王匡視為希望的朱儁,直到這個時候也沒有出現。
面對著劉儉的三路兵馬和三員猛將,王匡深感驚恐。
“朱車騎朱車騎你在哪啊”
王匡在一眾親兵們的護衛下,一邊痛苦的悲鳴高呼,一邊縱馬向著后方撤去。
問題是,戰場之上沒有人會可憐他。
作為他的對手,趙云,顏良,文丑此刻所想的就是如何用盡全力,將王匡和他手下的精兵強將皆置之于死地。
三名河北猛將毫不留手,在將王匡的部隊切割成數段之后,就開始指揮麾下的河北猛士,對泰山軍進行毫不留手的殺戮。
這些泰山軍雖然皆是精銳之兵,怎奈在河北軍一環扣一環的施策與布陣下,已無任何還擊之力,況且王匡對于朱儁過于自信,抵達懷縣之后,甚至都沒有歇息就來叫陣,此時的泰山兵,完全就是疲憊之師,只能被動的接受對方屠戮,陣勢被割裂之后則只能倉皇而逃。
不遠處的一處高坡上,劉儉帶領著白毦兵駐兵而立。
劉儉來回甩動著自己手中的馬鞭子,一臉默然的看著遠處被三將包圍圍剿的泰山一眾。
“王匡這次不是死在吾之手中,而是亡于韓浩,朱儁之手,唉,他若能夠看透世情,傾向于我,日后不難有個好前程,可惜此人的出身使他對袁氏過于執拗了,眼中容不下我這等后起之秀惜哉啊惜哉。”
夏侯蘭護持在劉儉身后,對劉儉道“主公,末吏覺得王匡死不足惜,反倒是那些泰山兵著實有些可惜了。”
劉儉聞言沒有吭聲。
“聽聞王匡手下的那些泰山兵,皆是精銳之士,乃是步兵中的翹楚,此等銳士當為主公所用,可惜今日皆要隨同王匡赴死唉。”
劉儉聽了這話,大笑了幾聲“伯器一心為吾著想,吾心甚慰也。”
“只是這支兵馬乃是王匡嫡系,大部分皆為其鄉中人,王匡為了供養這支兵馬,在河內軍征稅頗重,這支兵馬對其頗為忠心,王匡若死,此軍恐多為其報仇者也,是故必須剿之。”
夏侯蘭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了劉儉的說法。
此時,以劉儉的高處位置可以看到,王框的中軍處,其本人已經帶著一些殘兵敗將,從后陣倉惶退出,奔南而逃。
泰山軍的大部已經為三將驅散,想來過不了多久,他們中就會有人順著王匡的脫逃路線帶兵追上來。
但具體能不能追上王匡,還不好說。
劉儉站起身,一臉鄭重的問夏侯蘭“伯器,依你看來,王匡今日當死于何人之手”
夏侯蘭認真的觀望了一會,道“依末吏看來,文司馬的部曲距離王匡最近,文司馬本人沖破敵陣的速度也是三人之中最快的,想來定是他第一個追上王匡,將其生擒給主公。”
劉儉淡淡一笑“錯了。”
夏侯蘭聞言頓時一愣。
他再次向戰場的方向望去。
沒錯啊看諸部的架勢,若是有人能追上王匡,那眼下定然是首推文丑啊。
就在這個時候,劉儉轉頭看向夏侯蘭,吩咐道“伯器,勞煩你率白毦兵下山,將王匡的首級給我拿上來。”
夏侯蘭聞言頓時一驚。
“主公,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