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軍陣出現了混亂,這許多的人數反倒是成了累贅。
特別是一旦兵馬潰散,己方人互相彼此踐踏踩死的人可能比對方殺死的人都要多。
胡才這十余萬兵馬現在就是這種狀態,他們山呼海嘯而來,又山呼海嘯而退,這一來一退之間所掀起的巨大人潮,不知卷死了他們多少自己人。
戰斗時間并不是很長,幾乎只是用了不到半個時辰,河北軍就確立了己方的勝利。
這場戰斗完全就是實力的碾壓。
河北軍的騎兵放眼天下,除了西涼騎兵之外,已經沒有任何軍隊能有與之匹敵的精騎。
在混亂之中,胡才狼狽不堪,帶領著一眾白波軍的親衛到處亂竄,沒有想到,在慌不擇路下,居然直接撞上了劉儉的中軍親軍。
胡才遠遠的看到了那面撫遠大將軍的大纛旗,心中無比慌張,他急忙調轉馬頭,要往別的方向而去。
未曾想,負責鎮守中軍的黃忠彎弓搭箭,一箭射在了胡才的右眼之上,直接要了對方的性命。
這一仗輕輕松松的打下來,劉儉方面俘虜了七八萬白波軍的人口。
根據劉儉的安排,這些人口將在日后送往邊郡之地開墾。
這些人雖然都是大漢的子民,但是他們卻不遵守大漢朝的制度。
劉儉不擅殺他,他不會做坑殺的事,但對有罪之人,他一定要做出處罰。
現在的邊郡與外族溝通接洽越來越頻繁了,外族與漢人的接觸越來越多,為了以后各種各樣的對外活動,邊郡需要從內地遷移人口過去,充實漢朝邊境。
生活在漢朝內地的子民自然是不愿意過去的,劉儉也不好強制遷移。
所以劉儉第一瞄準的目標,就是這些招降納叛所得來的流民,讓他們去邊郡戍邊最為合適不過。
打敗了胡才之后,劉儉馬不停蹄,即刻就將兵去往白波谷,瞄準了白波軍的老巢。
白波軍的首領郭太和楊奉在知道了劉儉一戰攻破胡才十余萬人的消息之后,大為驚慌。
他們一面在白波谷布防,一面派人去黑山向張燕求援。
張燕的大軍,此刻在正太原等地攻城略地,在接到了郭太與楊奉的求救之后,張燕當即指派了手下十二名渠帥,率領本部兵馬前往白波谷,與郭太和楊奉會合,共同抵御河北軍。
這十二名渠帥的人選,都是張燕精挑細選過的,他們都是黑山軍中的激進派,極力主張張燕與地方官署作對,堅決反對張燕的招安。
既然你們堅決反對,是主戰派,那就派你們過去吧。
這十二名渠帥倒也是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畢竟事關盟友們的生死存亡,不能不援助。
而且這十二名渠帥一直想跟河北軍碰一碰,看看河北軍到底是一個什么水準。
但問題是,還沒等他們抵達白波谷,就遭到了河北軍的伏擊。
率兵伏擊他們的人,是劉儉麾下的大將劉備,帶著高順,張合與高覽,另外還有白河東的徐晃也率軍同行。
這一仗乃是有心算無心,劉備等人憑借此一仗聲威大振,包括徐晃也親自陣斬了兩名黑山渠帥,立下了大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