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郡的治所,被劉儉重新命名為漢城,朝鮮郡的治所被劉儉定為平襄,其余的樂浪郡和帶方郡的管轄范圍不變。
同時,劉儉下了一個要求,從遼東屬國以遼東地區遷部分流民前往韓州居住開墾,充實州郡之力。
而原先投降歸屬到漢境內的烏桓人,抽一部分已經漢化的烏桓人同樣去往韓州開墾。
半島之地雖然一直都有各種各樣的部落居住,但開發程度不高,相比于中土遠遠落后,劉儉不能指望將韓州發展的和中土一樣,但是首先一定要在當地開墾差不多夠用的土地,保證本地的糧食供應,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將他們的人漢化。
畢竟,韓州乃是三面臨海之地,對于大漢帝國乃至于中土神州日后制霸海洋,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但前提是糧食和文化。
只有達到了這兩點之后,這新納入大漢版圖的州郡,才能慢慢發展出它的特色與功用。
而這個時候已經在河北普及的書籍業就可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了。
書籍的流通成本以及流通性相比于簡牘來說要好很多,青州書坊加大刊印的力度,將各種有利于漢化的書籍讀本,特別是四書五經這些承載著漢人千年思想的東西大量的刊印傳遞往遼東,再從遼東傳遞往韓州。
另外,自從烏桓全部并入漢族之后,再加上靠近幽州的鮮卑諸族因為經濟與生存原因緊緊的依附于漢朝于是劉儉下令,鼓勵多民族通婚。
當然,由于漢朝人本身的優越性,讓他們娶這些異族女人當妻子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為了能夠加快漢民族與這些異族的融合,同時增加兩族共同的后代,快速稀釋異族人的血脈,劉儉放開了對異族的納妾制度。
只要是有能力和條件的,想娶多少異族女人為妾都可以。
東漢末年,對高門望族娶妾有著嚴格的管理,雖然很多望族豪門的男人私底下還是有不少女人,但是畢竟不好拿到明面上來,特別是生了孩子后,很是難處理。
因此,在這方面,這些人行事都是小心翼翼的。
功績不到的官員,最多也就是能納兩房妾室,這就是這個時代的規矩。
但是現在,在河北的人,異族女人可以隨便娶來當妾,這就等于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漢民族同化他們的進程。
現在,這個規矩同樣適用于這第十五個州韓州。
只要你在不違法且有能力娶親的情況下,那你想娶多少個三韓女人當妾都是可以的。
當然,僅僅只是允許放開納妾還是不行,同時還要附加生育政策。
劉儉的政令當中有一條就是,每納一妾,針對娶妾的男方必須要在五年之內生育兩胎
如五年之內不能達到一妾對二子的比例,就將針對男方進行高比例的處罰,年年遞增。
如果這期間,妾被休了,或者這個女人被處理掉了,那這個女人就將永遠算在男方家族的頭上,一直納錢,這代完了下代納,一代累積一代。
取妾可以,你得生你也得負責。
當然,若是雙方努力生了,卻生不出來,那怎么辦
那就只能算你倒霉了。
因為讓你多娶一個女人,本來就是給你們豪族的福利,要享受這個福利,自然要付出代價。
生不出來也是你自己的后果,你自己背著。
畢竟,能享用這條政策多納妾的人,都是那些豪強家族。
普通的黎庶農民,你想讓他們多養一口人,對他們來說也是極為艱難的事,這政策根本跟他們不沾關系。
既然是讓豪強多納妾,那就不能什么好處都讓這些豪強占了。
搶占更多的女人資源,那你們就得拿其他的東西來填補。
畢竟,這個國家的律法不是為了你們這些權貴走后門享受用的。
享受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的東西的同時,你們也要付起責任和代價。
關云長平定半島,被劉儉表奏為韓州牧。
大漢朝開疆拓土,第十五個州韓州出現了在滿朝文武的眼前。
如此重大的事件,幾乎令整個朝廷都陷入了動蕩。
甚至說,整個天下都因為關云長的這一大功業而動蕩了。
區區一個韓州,并不算什么了不起。
但是這么多年來,能夠為大漢朝開疆拓土的人,可不是那么多了。
特別是檀石槐成為了鮮卑大單于之后,漢朝在北方的策略一直都是防守龜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