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諸部落和匈奴,烏桓確實不一樣。
正如荀彧所說,鮮卑諸部落的戰略縱深太大,他們的人口是遠遠比不上漢人的,但是他們疆域,是從大漢的北方邊境,一直可以拓展到蒙古高原,到烏蘭巴托,甚至可以抵至達爾汗。
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這個概念就是,他們的縱深疆域,幾乎和歷史上的蜀漢和東吳加起來的地盤差不多大。
在如此廣大的戰略縱深之下,劉儉是不可能驅兵去將這些部落一個個抓回漢朝,讓他們改漢名入漢籍的。
沒有那么多人,劉儉也供不起那么大的軍事行動。
至少,目前不能。
但相比于過去,以劉儉為首的河北政府,相比于昔日的漢王朝與鮮卑的戰略上,卻有兩大進步。
第一就是昔日劉儉曾殺死和連,分化鮮卑,這個影響至今還在,鮮卑各大部落彼此爭斗,無法統一,鮮卑各部所占領的疆域雖然大,但地域越大,事情就越多,想稱單于的人也就越多。
這就給漢人極好的分化空間,只要漢人一直關注著他們,行使離間,拉攏,分化,他們就很難統一起來。
第二就是劉儉目前對于鮮卑各部大概的位置有所明了了。
這個位置只是包括冬天的位置。
鮮卑是游牧民族,他們逐草于北地,常年生活于馬匹之上,居無定所。為了生存,輾轉遷移,這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這不代表他們的居住地就沒有規律。
大自然雖然變化無常,但是它也有一定規律的可尋。
每年每個地方的節氣雖然會略有變化,但是整體氣候以及水草和獵物的數量大致不變。
每每到了春秋或是夏日,鮮卑就會逐馬于草原之上,他們會往北走,會往西走或往東走這個劉儉掌控不了。
但是每每到了冬日,鮮卑基本都會遷移回幽州北部的草原邊境。
一則冬天的話,按照鮮卑所占領的地域而言,緯度溫度還算稍稍高一點的地方就是臨近漢境的草原,這里對于他們而言,就是最南面兒了。
雖然也很寒冷,但是不至于將他們凍死或者說,不至于將他們凍死的人太多。
對于原先的鮮卑先輩來說,遷移到漢朝邊境,還可以在冬天劫掠幽州和并州邊郡的漢民,用他們的糧食來充實自己。
但那畢竟是原先。
你現在還敢讓鮮卑這些分散的部落來幽州劫掠嗎
別的不說,他們要真敢再來,劉儉的大軍直接弄死他們。
特別是現在的鮮卑還依靠著漢朝啊。
別看他們每年春夏到處滿哪撒歡,一旦到了冬日,他們就會搬回到固定的漢朝邊境居所,因為石墨可以來保證他們在冬天繼續活下去。
以鮮卑的性質而言,他們確實不能一年到頭的一直居住在這些擁有火炕的房子里。
但是一旦到了冬天,他們就習慣性的找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