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面,劉儉覺得是張飛、趙云這樣的戰將雖然厲害,但他們的本事并不適合。
而劉儉也一直是在找適合這方面的教官。
直到最近,他終于打聽到一個人了。
劉儉覺得這個人比較合適,而目前這個人就在幽政附近。所以,這也是劉儉這次來幽州的原因之一。
如今在幽州,有一位昔日在雒陽聲名較盛的長者。
“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于京師。”
這位在歷史上于京師中以劍術著稱的虎賁王越,據說是當時司隸地區的第一劍術高手。
但是這個王越的劍術雖然有名,在桓靈時期也名震過雒陽三河,但卻很快的就銷聲匿跡了。
這完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當時的司隸是天下中心,是京師首善之地,天下間所有的人才都在那里匯聚著。
而王越這個人,一不是經學名士,二不是世俗清流,三他似乎與宦官之間沒有什么太大的交集,四他也不是擅長軍事的猛將
他唯一擅長的,似乎也就是只有搏擊所用的劍術。
但是這個劍術能夠為他帶來的也不過是一時之聲名,至于對于他的前程發展而言,在當時來看并沒有什么卵用。
不論是桓靈二帝,亦或是高門閥閱,似乎都沒有必要重用他這么一個劍客,縱然是重用他又能有什么用呢
宦官總不能重用王越去殺黨人吧
士族也總不能去請王越舞劍殺入宮中去殺宦官吧
皇帝也不能用一個劍客去指揮千軍萬馬平叛吧
所以他這個京師第一劍客,其實就是一個三不沾四不像。
屁用不頂。
所以說,王越活到許大年紀,也沒見有什么出息,空有一個劍客之名。
他又不愿意投身到高門望族的府中當食客,覺得太掉價了,畢竟他腦袋上還有一個京師第一劍客的主角光環,給人當食客那是游俠行為,王越還不愿意這么干
于是他就渾渾噩噩的混到了現在。
活到了這把年紀,王越已經都認命了,他覺得自己這輩子或許不會有什么大成就,于是就安安心心的在幽州練劍,心無旁騖的練劍。
如此對于他的劍術境界來說,反倒是好事,使他在晚年時節,劍術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
這些年,他在幽州也收養了幾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并把自己的劍術傾囊相授。
還別說,這些孩子中真有幾個厲害像樣的,成了王越的得意弟子。
王越已經五十多的年紀了,本來尋思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但是沒有想到,在他五十五歲生辰這一天,他在無終縣鄉聚中的草廬,得到了一份來自撫遠大將軍劉儉派人送來的壽誕之禮。
那份大禮不僅是包括金,綢緞,名器等貴重之物,更是有六壺羽箭和一輛名貴的馬車。
而這次,代表劉儉前來拜訪王越的人,更是替劉儉掌管親衛軍白毦軍的貼身之將夏侯蘭。
夏侯蘭代表劉儉向王越進行了祝賀之后,隨即又為王越送上了劉儉的親筆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