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愿意跟父親一起嗎”
劉冀愣了一下,接著咧嘴露出了笑容。
“愿意”
隨后,劉儉從自己的書架上抽了一本青州刊印防剛剛下廠印制成的樣書,叫做北域圖志,這是劉儉命人在北方邊郡,尋找與鮮卑,匈奴,烏丸等常年接觸的漢人,同時來往于諸族之間的人,往昔經驗,編纂的一本關于大漢朝北方的地理知識的匯冊。
這種書,一般在漢境內不會暢銷,正常也是賣不出好價錢的。
但是劉儉依舊投人印刷了。
不暢銷的圖書,不代表沒有價值,這類卷冊會對后世人有深遠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種在士族和寒門,還有廣大百姓眼中無價值的書,其實是最有價值的。
劉儉打算在各郡國成立圖書館,并分出等級。
包括州級別,郡級別,縣級別的圖書館,而維持圖書館運行的費用,則由各地承擔,圖書館中珍藏的圖書卷冊,列出地方官的考核范圍和官評指標。
而且只是光收集經學是不夠的,包括文學書刊,科技書刊,蒙學書刊,書刊,教育性書刊,根據不同的郡縣,皆有不同的搜集規模要求。
每年,鄴城方面的督導巡查組,都會對各地的圖書館進行巡查考核。
而其中的經典本冊,各地也都會拓印圖本,呈遞給劉儉收藏。
這本北域圖志就是其中的一本。
劉冀看著手中的書,很是奇怪,不明白為什么劉儉要讓他讀這本書。
劉儉解釋道“若要成大事,只是一味的讀經養望是沒用的,你要了解自己的敵人和對手,要了解那些你從來不愿意涉及,甚至于蔑視的地方,要比了解你自己更加的了解對方,這是成大事的第一步。”
劉冀很聽話,也很聰明很懂事。
他使勁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了。
半個月后,鄴城迎來了一名使者。
是徐州的使者。
這名使者代表的不是徐州的刺史陶謙,而是東海望族糜氏。
是糜芳。
現在的糜芳并無官職在身,由于糜竺身負官職,因此糜芳主要是在族中輔助其兄長操持族中事務。
而這一次北上來鄴城,也是糜氏借口與河北商貿協會做生意,因而派糜芳前來的。
說實話,這天下間想要見劉儉的豪族門人實在是太多了,劉儉若是挨個都見,根本就忙不過來。
糜家在東海或許很牛逼,但在河北,在撫遠大將軍府他們就是個屁。
所以,并無官職在身的糜芳,想要見劉儉,必須要找找旁門渠道。
而這個渠道,就是甄家的甄儼。
甄家跟劉儉的關系斐然,而且這些年甄儼在河北商貿協會,替劉儉操持了不少的事。
所以若是甄儼出頭,這面子劉儉多少還是要給的。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