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周瑜,戲志才,呂范四個人。
曹操的眼眸有些發紅,他顫聲道“吾父何罪,竟遭此毒手,全家被誅陶謙老兒,我與汝何仇,竟至如此”
周瑜適才一直沒有吭聲,此刻聽了曹操的話,道“明公且按下驚天之痛,聽瑜一言,此事多少有些蹊蹺。”
曹操隨手將方巾扔在地上,冷然道“公瑾是想說,此事乃是有人構陷,殺吾父嫁禍于陶謙”
周瑜點了點頭,道“此事,亦是不排除陶謙確實派人去做的可能只是明公,瑜適才怎么想,也沒有想出此事對陶謙有何好處除了激怒明公,為徐州帶來災禍之外,對陶謙本人幾無一利,敢問明公,何以解此事也”
程昱道“公瑾年輕,卻心思深遠,末吏也是這般思之只是,此事若非是陶恭祖所為,那又是何人所做”
戲志才緩緩地伸出了手掌,并伸出三根手指,道“劉儉,袁紹,袁術皆有可能”
程昱言道“明公,此事還需仔細查證啊。”
不想,卻聽曹操冷然道怎么查父受誅,子復仇此乃天下皆知之理更何況吾父昔日位列三公,吾如今亦是一方之主,如今吾父全家被害于徐州,二袁和劉儉雖有嫌疑,但并無證據指向他們如今事情是在陶謙轄境發生的,吾父手下之人,亦是帶回了陶謙使人殺我全家的消息,我若不興兵問罪于陶謙天下人當如何視吾”
“忠孝之道,乃立世之本,我若不興兵,日后有人以此事為噱頭,污吾聲名,又當如何處置”
程昱等四人聽到這,都不說話了。
少時,方聽曹操厲聲說道“于公,于私,于孝,于理陶謙,都是非伐不可而且,你們都看到適才諸將的態度了,可以說是群情激奮,皆欲奮死一戰,此番若不兵伐陶謙,吾又當以何顏見諸將乎”
“明公此言甚是”
戲志才站出來,表示對曹操此言的贊同“就算是為了應對天下悠悠眾口,明公此番也是伐陶謙必矣,就看怎么打,怎么伐,如何打,才能對我江東利益最大”
程昱身為曹操身邊最年長,同時也是歸順其麾下最早的人杰,歷來得到曹操的敬重,如今有事,曹操第一個就是要詢問他。
且不管他出的計謀戰策,是不是曹操最想采取的,但出于禮貌,曹操一般都習慣性的讓他先發言。
“仲德,依汝之見,此役當如何打”
程昱說道“依末吏來看,打徐州,有兩件要務可做,一則可借此戰,試探六郡郡望豪杰,看他們是否支持明公北伐徐州,若是支持,就要讓他們出資源出糧秣,支持明公,如此也能看出哪家家族可用,哪些依舊是對明公有所保留。”
“其二,依末吏之見,可以憑借此役,為我江東在徐州打出一個戰略緩沖地”
曹操從床榻上站起身,問道“怎么打出個戰略緩沖”
“明公請來”
程昱引著眾人,當先來到了室內掛著的輿圖之前,為一眾人在輿圖上指點。
“九江諸縣,正北就是下邳與彭城,兩郡國皆沃野千里,人戶百萬,農者甚多,每年盈糧可達百萬斛,而此兩地,西連陳留和梁國,北臨山陽和魯城不論是劉儉南下,亦或是董卓東來,長途跋涉,皆需以兩郡為歇兵之地”
“劉儉若南征江東,若從豫州走,則必要與袁紹臨對,若欲直往江東,則必要在彭城和下邳屯兵,北兵遠來,糧道運輸,轉圜千里之地,耗用民夫徭役豈是小數然劉儉若是屯兵彭城,得淮泗之民谷,以為軍需,則其糧秣周轉的壓力必然大減,此對我江東的戰略極為不利。”
“為日后計,某以為,明公可乘著這次北上征伐陶謙報仇之機,早做準備”
曹操的臉色有些陰沉“如何準備”
程昱似乎有些猶豫,欲言又止。
“但說無妨。”
程昱深吸口氣,然后一口氣說道“某以為,可借陶謙殺老太公之仇為由,盡屠以彭城國為中心的淮水之民,使此地成為廢墟,谷粒不收,北軍遠來,無法以此地為落腳點,也不能用本地之糧充實軍需,此對明公日后固守江東,可謂是大大有利”
曹操瞇起了眼睛,似在籌謀。
“瑜以為,此法不可行”
反對的聲音出現了,說話的人,是周郎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