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臧霸的一番考慮之后,他決定采取昌豨的方法。
既然張飛不給己方面子,那己方也就不用給張飛面子了。
臧霸這個人一向還是很自負的,別看張飛如今在北地聲名鵲起,但臧霸并不把張飛當一盤菜。
在瑯琊國這一畝三分地兒上,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得臥著,什么事都得經過我的同意才行。
我讓你從海上到此處屯兵,那你就能從海上到此處屯兵,我不讓你來,你以為你能來么
你到了這兒之后,居然不給我面子,那我可就不能慣著你了
你也別怪臧霸如此囂張,他這個人本來就是獨立習慣了,本來想借著這次河北軍入徐州的機會,跟劉儉好好的套個關系,哪曾想張飛不按照臧霸寫好的劇本走,非得去陽都。
那就得給河北軍一點教訓了。
與此同時,劉儉的大軍正駐扎在陽都附近,劉儉并沒有著急入城,他只是在城外屯兵。
在得知了張飛抵達陽都之后,瑯琊國相呂汾,瑯琊王劉容急忙前來拜見。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來,不但見到了河北名將張飛,就連劉儉也來了。
相比于臧霸還有泰山諸將那些有二心的人,瑯琊王和瑯琊國相的表現讓人很滿意。
劉儉是當初一手促成了諸侯王開府之人,如今的瑯琊王劉容能夠在瑯琊國擁有一定的勢力,也是全賴劉儉當初為大漢朝的諸侯王們打開了局面。
所以,瑯琊王劉容對劉儉本身就心存感激。
瑯琊王劉容和呂汾都是那種比較溫和的人,性格也都相對比較懦弱,說了沒幾句話,就開始長嘆徐州的諸多弊事,什么陶謙濫用地方豪強,導致了地方豪強在徐州的勢力增長飛速,衍生出了臧霸,笮融,孫觀,尹禮等一系列在徐州境內,有兵有將,便是他們這種諸侯王或是瑯琊國相也治不了
說到激奮之處,呂汾甚至還用力的拍打桌案,委屈的流下了幾滴眼淚。
“大將軍在河北四州,將北地四州治理一片盛世,可徐州各郡國,卻猶如一片散沙,各地強霸仗著兵馬足備,為禍地方徐州百姓苦矣”
劉儉心中明白,當地百姓苦不苦,與劉容和呂汾沒有什么關系,他們關心的,不過是他們在瑯琊國的權力被壓縮,他們心中倍感憋屈,甚是不忿。
他們想要請劉儉幫他們拿回屬于他們的權力。
不過對于劉儉來說,這并無所謂。
因為瑯琊王劉容和瑯琊相呂汾,這次能夠專程跑到劉儉的大寨面見,足見他們對待河北的敬畏之心。
要知道,這兩個人也是在見到了劉儉之后,才知曉劉儉已經抵達了徐州的。
在這之前,劉儉對外放出的訊號,一直都是張飛執兵,整個瑯琊國上下,除了糜芳等少數人之外,沒有人知道劉儉和關羽的到來。
張飛來了,他們都能如此恭敬的跑來主動拜見,就是說日后讓這兩個人在徐州擔任要務,是絕對可以放心的。
那就他們目前的表現來看,他們絕對是心向劉儉,誠心歸服。
臧霸再有能力,他也是有獨立之心。
劉容等人再廢物,那也是可以讓人放心的人。
相比于能力,老實或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