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聽到這里,先是一愣。
隨即,他明白過來,恍然地點了點頭。
董卓對于劉儉表劉備為徐州牧的事情是同意的,相府東曹很快擬定了任職公文,并交付于尚書臺,同時將相府的擬定稟呈于天子。
按道理來說,相府東曹已經擬定了任職書,按道理來說就應該直接下發了。
但是尚書臺卻見稟奏的文書壓著,遲遲不正式任命。
當然,以正常的情況來看,尚書臺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的。
關鍵問題,還是在皇帝那邊。
皇帝不愿意。
劉辯這一次,也不跟任何人商議,他只是讓尚書臺壓著公文,久久不發。
在劉辯看來,劉儉已經成了撫遠大將軍了,劉備和劉虞都是州牧使,如今劉儉還不知足,居然要讓劉備獨掌徐州,這簡直就是對自己這個皇帝的蔑視
董卓同意了又能怎么樣他皇帝沒同意,就不好使
總之,這件事皇帝就是壓著。
大長秋呂強,五官中郎將劉表,太仆荀攸,射聲校尉馬日磾等清流輪番上奏,表奏劉備在東南的功績,請尚書臺盡快走完流程,任命劉備為徐州牧。
但劉辯就是不吭聲。
他也不說自己不同意,就是應付著。
行,可以,讓他當徐州牧
讓他慢慢等著去吧。
劉辯這一次換了套路,他不再針對東南方的事宜上與清流朝臣們做爭辯,他只是靜觀其變,不吭聲。
朕不說同意,也不說不同意
朕就是拖著
不得不說,劉辯這招確實非常好使。
他拖的清流系士人們的心態有點崩了。
不怕皇帝不講理,就怕皇帝是塊滾刀肉。
這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滋味,是真難受。
而且,現在以荀攸,馬日磾,劉表等為首的清流士族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
董卓離開朝堂之后,以王允,楊彪等公卿為首的舊有的朝臣公卿體系,開始向這些新組成的聯盟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畢竟,在董卓進駐朝廷之后,都城內所有的公卿士族都是鐵板一塊,齊齊的聽從以楊彪等為首的三公號令,暗中與董卓作對,就算是不支持他們的,也絕不會另成一股體系,形成相庭抗李之勢。
但是,隨著荀攸,馬日磾,劉表等人的聯盟,朝廷之中,形成了以潁川荀氏和關西馬氏為代表的清流系士族構建的勢力,與原本的閥閱之門還有董卓的西涼軍勢力,在朝堂之中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董卓對此倒是無所謂,反正都特么的是反對他的
一個勢力兩個勢力都是針對他西涼人的。
但是楊彪,淳于嘉等人有些玻璃心了。
這不是窩里反嗎
自成體系
還把不把我們這些老前輩放在眼里
收拾,必須的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喜氣洋洋地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