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若是他們不愿意,那就再行征討不遲。”
張飛和關羽隨即點了點頭。
“那,那個笮融和闕宣又該如何處置”
劉儉認真的說“他們兩個人本來是迎我們入郯城的功臣,按道理來說,我不應該對他們下手,只是近來我聽說笮融在南方大興佛教,修建佛塔,按道理來說,崇尚一教,普渡萬民,倒也不是什么壞事,可偏偏他又到處收斂錢財,破壞民生安定。”
“聽聞陶謙在的時候,笮融就是一個貪財之徒,他壟斷了郯城與南面的經濟要道,強攬三郡稅收,給陶謙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
“這樣的人,我不放心,需得好好確認一下。”
“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夠勝任在徐州執政。”
“若是這樣的人留不得,那我就直接除掉了他們,然后再返回鄴城。”
“省得留他們在這里給我兄長添堵。”
關羽和張飛聞言恍然大悟。
不幾日,蕭建的使者就去拜見孫觀,尹禮等人。
其實,蕭建的手下并沒有什么能言善辯之人,也沒有什么可以陳說厲害之士。
故而劉儉給肖建推薦了一個人,讓他派這個人作為使者去見孫觀等人。
這個人就諸葛瑾。
劉儉也想借著這次事件測試一下諸葛瑾的外交能力。
因為上次跟他談話的時候,他發現諸葛瑾在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卓著,不過還只是局限于紙上談兵。
所以這次劉儉打算用實際的事件來測試他一下。
而事實證明,諸葛瑾果然不負劉儉的厚望。
起初,孫觀和尹禮等人見了諸葛瑾以后,表示愿意歸順劉儉。
不過他們卻要求要有自己的獨立的行動治軍權利。
也就是當初跟臧霸一樣,他在開陽屯兵,雖然名義上是歸順于陶謙的,但實際上是自領一方。
這事兒諸葛瑾壓根兒都不用回去跟劉儉匯報,直接在他這兒就否決了。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洗腦過程。
諸葛瑾對孫觀等人進行了一番洗腦。
又是從各種軍事角度分析,又是從局勢分析,又是從天下形勢分析總之聽完諸葛瑾的分析,孫觀他們怎么聽,怎么都覺得他們要完蛋。
最終,在諸葛瑾的連忽悠帶恐嚇之下,孫觀、吳敦、尹禮三人表示愿意率領泰山一眾歸順。
這次兵不血刃的平定泰山三賊,也使得諸葛家在徐州的地位驟然上漲,諸葛瑾儼然成為了徐州年輕一輩中能力卓著的典型人物。
劉備也借著這次事件對諸葛瑾予以重用,徐州的人事任用格局也開啟了一頁新的篇章。
二合一章節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