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畢竟只有十四歲,剛才只是一時情急,問出這些話。
此刻他多少有些后悔了。莫不是自己問到了什么不應該問的嗎
但很快,劉儉就想到了事情的關鍵。
他明白現在的劉協與歷史上到底在哪里不同了。
歷史上的劉協不到十歲的時候就從他哥哥手中繼承了皇位,雖然是董卓將他硬扶持上去的,但那時的劉協也依舊是皇帝。
少年到成年前的這一個階段,是一個人自我定位和人格塑造最關鍵的時期。
在這段時間的人,備受環境影響。
九歲的小劉協就當了皇帝,就等于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的心靈一中一直把自己當成是皇帝,把自己當成是這個天下最為合法的主宰者。
所以他也就會一直以皇帝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因為這是從他少年成長中就刻在他骨子里的印記。
終其一生,他也是皇帝,所以,他才有了后來與曹操的那番斗智斗勇。
但是現在的劉協是個什么身份呢他只是一個諸侯王,從小到大,到青春期,他就是一個諸侯王。
所以他心中的自我定位也是一個諸侯王,一個少年不會閑的沒事拿超出自己身份的規則來要求自己。
而諸侯王在這個大漢王朝算什么呢
如果沒有劉儉數年前的那次向朝廷為諸侯王爭取開府的建言,諸侯王在大漢王朝就算個屁。
就算劉協是劉宏的兒子也不例外,他就是個屁。
劉協也知道自己是個屁。
這些年,還是被劉儉用各種奢華生活養大的屁。
同樣是劉協,歷史上的劉協,成長在危機與皇宮之中,他的身份一直都是皇帝,這個身份貫穿他成長的始終。
現在的劉協生長在奢華與玩樂的陳留王府,而他的身份一直是陳留王,在他成長的這些年里,皇帝這個概念從來沒有印入過他的腦海,他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應該是皇帝。
所以他才能表現出那樣看似有城府,但實則又沒有城府的表現,因為現在的劉協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應該是皇帝。
所以,劉儉為何要這么對待他圖什么這是他最大的疑慮。
劉儉上下打量著劉協一會。心中暗道,也不知道自己培養來培養去,到底將劉宏的這個兒子培養成了一個什么人物
“臣想問大王一句話。”
劉協疑惑的說道:“皇叔,不是寡人先問的你話嗎”
劉錦在一旁替劉協直擦汗,他急忙低聲勸解道:“大王,大將軍問你,你就說吧,管他誰先問誰后說的,說一說,就什么就都清楚了。”
劉協很是不滿意的瞥了劉瑾一眼,心道:這老家伙到了關鍵時刻,真是胳膊肘往外拐,平時跟在自己像狗一樣,這會一點兒也不顧及自己的顏面。
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是正常的,畢竟自己只是一個諸侯王。諸侯王和大將軍比算什么,什么也不算。
“皇叔有話就盡管問吧,寡人定然知無不言。”
劉儉緩緩的開口說道:“如果臣要扶持您當皇帝,您愿否”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