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心中早就做好了打算。
依照目前這個情況,劉協登基之后,對自己肯定是沒有危險性的,同時他也會以皇帝的身份竭盡全力的響應自己,配合自己,劉儉相信,自己這么多年在他身上下的功夫不會白費。
但是這個事,只是目前是這樣,誰知道往長遠了看又會怎么樣劉協會不會變,劉錦又會不會變,這些事都是不可控的。
相比于只是控制和打壓,倒是不如在對方上位之前,就用實際利益來將他們和自己綁在一起。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皇帝和宦官頭子,也不例外,看不出什么清新脫俗。
在得到了劉儉的許諾之后,少年劉協似乎不太明白,但是劉錦很顯然興奮起來了。
河北這些年,經過劉儉的重組,利益鏈條不但重新分配,而且體量和產業增加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且這些年來,想要通過正規的或者是歪門邪道想要擠進這些利益鏈條分配的大家族也是太多太多了,但事實證明,沒有劉儉點頭,那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想繞過劉儉就直接接觸這些利益鏈,那純粹癡心妄想。
但是現在,劉協和劉錦將被劉儉親自引領,成為他“劉德然”集團的股東。
今后,他們兩個也等同于跟著劉儉吃分紅的了。
“劉德然集團發展的越好”,毫無疑問他們倆就分的多。
“劉德然集團發展的不好”,他倆也就分的少。
何去何從,到時候就看劉協和劉錦自己怎么想了
劉協雖然不像劉錦一樣,對這件事了解的那么通透,但是這件事所能夠帶來的好處他還是能看到的。
畢竟,這是一個聰慧的陳留王。
當天晚上,劉協就設下宴席,請劉儉留在他的陳留王府,擺下大宴,宴請劉儉。
席間,劉儉與劉協喝了不少,乘著酒興,劉儉并向劉協提出了一個建議。
“大王,你如今雖未及冠,然入了關中,進了朝堂,當攜王妃同往。”
十四歲的劉協已經是很能喝了,這和他每日夜夜笙歌也有關系。
別看他只有十四歲,但也早就已經開了葷,對于男女之事頗為精通了。
不過開葷歸開葷,但在王妃的選擇人方面,劉協可不能輕易做出選擇。
或者說,這事由不得他自己選擇。
“先帝走的早,寡人早就已經無父無母,皇叔就是寡人的長輩和依靠,人倫大事,寡人愿意遵皇叔之言。”
劉儉還真就拿出了皇叔的做派,他捋著自己的胡須,似乎真的在認真考慮劉協的婚事。
隨后,就見他笑著說道“吾母族中有一孫女輩,美爾賢惠,若能得大王垂青,卻是再好不過。”
劉協幾乎是沒有猶豫的道“若如此,寡人的婚事,就全賴皇叔了。”
在這個時代,對于他們這些高身份的貴人來說,原配夫人全都是為了政治而聯姻的,若是要娶美色,皆納妾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