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校事府,散布的最大流言就是關于呂強之死的流言。
毫無疑問,呂強之死對于天子來說屬于一個污點,雖然死的人只是一名宦官,但是這名宦官卻是在關鍵時刻對于朝廷以及對于劉辯本人都有著極大協助的一名宦官。
他甚至可以說是宦官當中的一股清流,是宦官當中的表率人物。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宦官之中難得的表率人物,同時也是天子昔日的恩公,居然就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而且流言之所指也都是指向了當今天子。
于是,有心之人就可以借著這件事情,也借著這個流言來繼續在民間炒作,誹謗天子。
這對于天子的名望確實是非常不利的。
劉儉向朝廷諫言之后,也不等待朝廷給自己的回復,就立刻派人告知徐榮,讓他在三河之地放手去干。
徐榮在冀州憋了好多年了,這一次出山可以說是鼓足了精神頭。
他立刻就開始著手在三河之地布局。
他的布局之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穩定糧價。
但是現在的糧價,即使把小錢廢掉,也難以穩定下來,一個就是因為通貨膨脹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想要快速吸收很難。
二則,就是對那些屯糧的司州頂級望族來說,現在是他們趁機擴大自己勢力,收割底層的最好機會。
而且這個機會是朝廷給他們的機會,可謂名正言順。
上一次郭汜找他們談話,又殺了他們的幾個人,本就使他們有了一定程度的逆反,現在這些望族聯合袁紹抱團,就是不肯將糧價壓下來。
這對于劉儉要穩定三河之地的局面來說,自是非常巨大的阻礙。
徐榮也派人去找三河之地主要的望族談,要求他們將糧價壓下來,當然,放血不是白放,劉儉日后一定會給他們好處。
而且,河北商貿協會也會進駐到三河之地,用河北的財富協同當地的望族來盡快穩定司州之地的慘淡局面。
其實按道理來說,徐榮現在所提出的方案是最好的方案,但是這些望族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他們才不管那些底層黎庶的死活,也不管朝廷局勢的穩定。
跟他們有什么關系
他們現在就是要囤糧,就是要拼命的吸血
把那些野人和底層人的血吸的一干二凈。
按照徐榮以往的脾氣,這些人不跟他合作,他一定會派兵去剿滅了他們的鄔堡,和郭汜采取一樣的手段。
但是這些年,徐榮跟在劉儉的身邊,所看所學都已經很多了,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打法,特別是自己來之前,劉儉已經告訴他應該怎么處置這些事。
而這些望族的態度也在徐榮的意料之中。
畢竟這些人現在暗中已經與袁紹抱團了。
于是,徐榮按照劉儉的指點,去協同司州當地的另一部分群體。
這一部分群體就是司州本地的中等豪強與一部分的寒門家族。
或者說是在這次大亂之前,未能夠有前瞻性的囤糧,而導致自己家中的糧食數量不是很多的那些家族。
對于現在居高不下的糧價,不只是普通的百姓受到了影響,這些中下層的家族也受到了影響。
雖然他們手中的糧食足夠他們的開支,但是這些糧食卻不能讓他們賺取豐厚的利益。
而且他們也得去采購一部分望族手中的天價糧。
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囤積了極多糧秣的頂級大家族,拼命的收割底層人,甚至還收割他們這些中等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