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和劉表占據涼州東部,四郡儼然如同一堵高墻一樣,將他們深深的擋在了中原的高墻之外。
而且,涼州軍原先之所以能夠跟朝廷軍相同抗禮,關鍵是因為兩朝廷方面對于涼州平叛的成本太高。
如今張飛和劉表在涼州東部搞屯田,搞建設,與羌族做生意,這是打算長久駐扎啊。
這時間長了,豈能有他們的活路
于是,馬騰和韓遂就開始集結兵馬,準備攻打隴西郡,畢竟隴西郡距離他們所在的金城郡大本營較近,而且距離漢陽郡有些距離,隴西郡的羌族較多,容易挑撥
馬騰和韓遂現在的目地,就是要擾亂隴西郡,讓張飛和劉表等人沒法在涼州東部安心屯田養兵。
但問題是,張飛對于馬騰和韓遂這一手早有準備。
他早就在隴西郡安置了很多的兵馬,同時派董璜與當地羌族進行溝通,與他們進行友好相處。
馬騰和韓遂似乎已經忘記了,張飛雖然是在漢陽郡起家,但是他手下有董璜這個代言人,但是董氏家族就是隴西郡人。
相比于在漢陽郡,董氏家族在隴西郡的影響力更為廣大。
特別是董卓當年的豪俠之舉,在隴西郡的羌人之中廣為傳播,可以說是無人不知。
由董璜作為張飛的代言人,再加上張飛出手闊綽,隴西郡的羌族也一致的傾向了張飛。
其實,與涼州叛軍在涼州的決戰,誰的兵力強倒是其次,關鍵是誰能夠更得到羌族的心。
不要小瞧涼州的這些羌人,他們的影響力在當地可以說是相當巨大。
涼州的地域太過廣大了,縱深太過深遠。
只有與當地的羌人交好,才能隨時得到他們的幫助,同時也能夠更了解涼州各郡所發生的情況。
而且羌人熟悉涼州的地形,通過他們更能夠隨時知曉涼州各郡各地區有利的補給點。
所以,想要在涼州把仗打明白,必須要有當地羌族的支持。
馬騰和韓遂原先在羌族中的威望也很高。
他們在羌族中的威望高,主要是因為他們是本地人,而且馬騰和韓遂的勇武深得羌人的欣賞。
但是現在張飛來了,就情況不一樣了。
隴西郡的羌人見有董家做保,就會更傾向于張飛,而張飛的勇武毫無疑問是在韓遂和馬騰之上的,而且張飛也非常的尊敬羌人。
他給予羌人的利益,也是馬騰和韓遂所遠遠不能給予的。
特別是張飛現在已經在漢陽郡幫助當地的望族修建牧場,還幫他們的牛羊馬匹與朝廷進行生意往來的溝通。
通過張飛的渠道,漢陽郡的羌族與關中地區在乃至通過關中向河北以及中原都有了一條穩固的貿易渠道。
這條貿易渠道使得漢陽郡的羌族在短短數個月時間就變的非常的富裕,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再加上劉表暗中將這件事在整個涼州刻意廣為宣傳,使得各郡的羌族都對漢陽郡的羌族充滿了羨慕之情。
同樣都是羌族,為啥只有他們能過富裕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