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方面,趙云和沮授的搭檔,也與袁紹軍開始了正面交手。
這一次,袁紹親自領兵,聲勢頗為浩大,趙云為了保護司州的屯田,將戰線前移,將袁紹阻擋于魯陽境外。
別看袁紹北上的聲勢不小,兵馬遠多于趙云2,但是趙云所儀仗的依舊是騎兵
不錯,騎兵
北方軍隊的殺手锏就是騎兵
雖然很老套,但是確實管用。
強大的騎兵隊在平原戰場上就是無法突破的存在,一旦袁紹的軍隊和趙云的軍隊在平原上相遇,趙云就立刻使用他強悍的白馬軍對袁軍進行沖鋒。
待將對方的軍陣完全沖散之后,再派遣其他的掩護軍隊沖上去與袁軍廝殺。
袁紹人馬雖然多,但是在平原戰場上被趙云的騎兵給打了幾次之后,都沒討到什么便宜,心中異常憋悶,于是他們想設下強弩陣,然后尋一個合適的地方對趙云的騎兵進行埋伏,給予對方重重一擊。
問題是,趙云也是在邊郡行軍多年的人物了,對戰場的把握程度非常的好。
袁紹手下的荊州人才雖然多,但是在軍事層面,特別是平原站這方面,遠沒有趙云的經驗來的多。
而趙云的兩名副將顏良和文丑也是精通于騎兵戰陣的猛將。
這些出身于河北的戰將,個頂個的善于用騎兵布陣。
這三個人輪番使騎兵陣上陣給袁紹的大軍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袁紹想破壞司州的屯田,但是趙云、顏良、文丑等人所使用的騎兵機動力極高。
他們總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對袁紹去破壞屯田的士兵進行打擊,使袁紹的計謀無法充分的得逞。
當然,袁紹在司州也是拿下了一部分的屯田,不可能一點成果也沒有,但是效果比他預計的可是要差多了。
而與此同時,益州的袁遺也開始將兵馬北上,暗中想要出大散關,直奔長安而走。
另外一方面,袁紹則是派遣他手下的大將黃祖并另外幾名荊州的猛將準備前往弘農郡,悄悄地將何太后與劉辯接到荊州,這樣一來,他的政治目的就達成了。
就算是不能夠在第一時刻破壞劉儉在北方的發展布局,但是只要將弘農王和何太后搶回荊州,那么袁紹也算不虛此行。
問題是,對于袁紹的安排,劉儉早就心中有數。
弘農王只是他用來吸引袁紹軍隊的一枚棋子。
劉儉早已派徐晃在弘農埋伏了一支軍隊。
雖然人數不多,但要出其不意的將黃祖打敗完全沒有問題。
劉儉知道,袁紹想要迎接弘農王的計劃一旦破產,他的整個布局就都會被打亂。
到時候就是自己狠狠反擊的良機。
本章完
atbaatb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