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雍乃是江東名士,頗有見識,且外交能力卓著,主公若是派遣等閑之人應對他,說不定會被他看出破綻,或者有探聽虛實,反而將我方利用。”
劉備聽陳登這么說,不由認真說道“元龍此言甚是有理,既然如此,那還需仔細斟酌,一個人去跟雇傭和談,只是這個人又應該派誰呢”
陳登說道“其實末吏心中倒是有一個人選。”
“哦”
劉備聽到這兒,不由頓時一起。
“元龍所言者乃是何人”
陳登道“末吏舉薦新任的郯城縣丞諸葛亮。”
劉備一聽諸葛亮的名字,頓時精神一震。
“元龍也知曉諸葛孔明也”
陳登笑道“自然是知曉的,現在整個徐州,誰人不知諸葛孔明也”
“畢竟此人乃是我徐州,或者說是整個大漢諸州,自科舉施行之后,唯一的一名連中三元者”
“此人雖然年輕,但我深知其名。”
劉備笑著點了點頭“那元龍又為何推薦此人”
陳登隨即道“諸葛孔明連中三元,乃是人中之龍,我先前因為處理一些關于郯城附近水利建設的督察公務,曾與此人在公務上有所交集,發現此人不但學識淵博,而且為人沉穩,做事甚有章法”
“如今這郯城的建設,農耕,發展諸事,皆由其一手操辦,陳某一番巡查之后,發現經過諸葛孔明所治理之地,皆布局精妙,每一塊田,每一架龍骨水車的布置,皆有其構思,有其所想,而且諸葛孔明治田布局,不僅僅只是考慮現在,更是往深遠了考慮,他布田的位置甚是可追望年之后,足見其曠世之才也”
對于陳登的這番話,劉備也甚是贊同。
“孔明參加州試科目的答卷,我也看過,說實話,別看他年紀輕輕,但他在答卷之中的深遠想法,確實我之前都不曾想到的。”
“諸葛孔明卻為治政奇才,久后必成大器不過,他治政之才雖高,卻未必是談判好手,元龍你為何要推舉此人”
陳登說道“末吏推薦諸葛孔明與顧雍談判,只在三點。”
“一則,此人有才,見識深遠,而見識深遠之人,則必思路清奇,善于籌謀,此等人物,在談判之中,等閑不會被人所欺騙利用。”
“二則,末吏昔日視察郯城屯田之時,曾與諸葛亮見面細談過些政務。”
“末吏發現那諸葛亮不但執政能力頗強,精通農耕水利,而且唇齒之功頗為犀利,善于論道,頗適合談判。”
“三則,孔明年輕,雖有連中三元之學業,但聲名尚未傳及江南,想來顧雍對他亦會頗為輕視,如此對于談判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劉備聽到這,頓時恍然。
他點了點頭,說道“元龍分析的這三點確實在理,那就由元龍代我去跟孔明細說此事。”
陳登當即拱手說道“末吏一定將使君的意思向孔明轉達。”
第二日,陳登就去見了諸葛亮,將劉備派他為代表徐州使者與顧雍談判的事兒告訴了他。
諸葛亮聽到劉備讓自己作為徐州使者與顧雍談判,并沒有露出什么驚訝的表情。
他反倒是很快的就接受了這件事情,當即拱手向陳登詢問道“敢問陳君,此番與彼談判,條件是什么使君的期望又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眼見諸葛亮不慌不忙的向自己詢問這些事,陳登頗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