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高干躲在魯陽城中,心中是極度復雜的。
他一開始以為,憑借他的能力,再加上袁紹派來的援軍,他是有希望將劉儉從魯陽城外給趕回司州去的。
但是事實證明,他把一切想的太簡單了。
各路兵馬皆被劉儉擊破,他用他強悍的實力證明了,即使袁紹盡召南陽郡諸路望族全力支持,他劉儉所率領的朝廷之兵,也完全有能力將他們一舉擊破。
而現在,鋒芒過后只剩下疲憊,袁軍在南陽已是強弩之末,而劉儉要來收魯陽了。
拿下了魯陽之后,他將進兵宛城,重新奪回大漢朝的龍興之地
這一仗,劉儉全權交由趙云指揮。
趙云沒有講究什么隱藏蹤跡,他直接率軍用攻城器械林列于城池之外,意圖強攻。
如今的魯陽有五千守軍,但士氣低落,是魯陽城防最薄弱的時候,這個是莫大的良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趙云一定要把握住。
其實從數據上來說,趙云正面強攻,完全有勝算,
趙云征調來攻打魯陽兵馬為三萬,魯陽的守軍為五千,為六倍之差
雖然有城池作為屏障,但這個兵數完全夠用,畢竟魯陽并非大縣
這畢竟是守護城池,不是守水晶,不用等血條全都掉沒了才破,只要有一處崩潰,整個魯陽就完了。
趙云命張遼為先鋒,領本部兵馬扛著攻城器械,率先馳突向前,為后續部隊開路。
敵軍之中雖只有五千士兵,但如果防御得當,也會是個不小的麻煩。
趙云先命張遼部五千士兵前去攻城,把城攻下來是不敢想了,但這樣一可先聲奪人,震懾敵軍,擾亂其軍心,二則這五千精悍士兵可提前為后續部隊搶占有利地形,方便后續大部隊攻城。
張遼不但長于平原之戰,亦是擅長攻堅,且勇猛無匹,敢于爭先。
他所直接統帥的士兵,也大多如此。
在得到趙云以其為先鋒的命令后,張遼從五千將士之中,抽調出一千敢死隊,并請劉儉贈酒。
大戰之前,這千余將士皆攜帶酒壺
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款項支出,畢竟,那個年代的酒極為珍貴
劉儉應允了
臨陣之前,張遼為先,讓所有的將士將壺中酒盡飲
而最后一口烈酒,則是倒在手中橫刀上,似在為手中刀開刃一般。
而后一千敢死隊壯漢齊齊將酒壺擲于地上,隨著張遼的一聲厲喝下,千余壯漢往魯陽沖去。
全力沖刺之下,不過一刻鐘,張遼所部已經到了魯陽城下。
城墻上的袁軍雖然有所準備,但豈料一支千人的隊伍突然出現在城下,而且袁軍往遠處看去,千人的敵軍身后還隱約有一支萬余人的部隊,這種情景下,城上袁軍俱都大駭。
眼見張遼所部已經到了護城河外,越過護城河,便是那丈高的城墻了。
袁軍的守城校尉陳武當即反應過來,組織起城墻上的袁軍朝張遼所部放起箭來。
并且命人去傳令其他城墻上的士兵過來支援。
魯陽守軍士氣不高,但他們是居高臨下,而且張遼所部離他們頗近,因此一輪放箭之下,有不少軍士中箭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