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劉儉面前直著背脊,自視甚高的許攸,如今卻也只能向他卑躬屈膝,彎下背脊,認劉儉為主了。
隨后,許攸就作為向導,指引著劉儉在城池中巡視,并告知劉儉關于宛城中主要的設施都建設在哪里。
“子遠,多年不見,一向安好”
我們這些人還沒有向丞相邀功,你如何就這般
這也難怪現在的許攸覺得他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覺得若是沒有自己,劉儉想要攻克宛城絕對不是這么輕松的,更別說收服南陽郡了。
隨后,許攸家中在這次奪城之戰中,立下功勞的人也到了,許攸隨之將他們引薦給了劉儉,并挨個介紹,詳陳他們的功績。
劉儉自覺心胸還是比較寬廣的,許攸要嘚瑟,那就讓他嘚瑟一下。
對于許攸這種表現,劉儉倒是無所謂。
所以,他現在就算是自鳴得意一下,也絕不是什么過份的事情。
對于一個上位者而言,他沒有必要去照顧每一個人的心情。
他就是這么一個沒有眼色的人,你能讓他怎樣改是改不好的。
不過他們也并沒有多說什么。
且看劉儉身邊那些戰將的時候,許攸的臉上也是透漏著得意,別看他是剛剛投誠到劉儉麾下的,但是做事可一點都不低調。
“子遠,你的家族,從今往后依舊是南陽大族,你族人中的晚輩,今后和我北方的諸族一樣,可以憑借科舉入仕,而你本人,今后當入相府,作為我的左膀右臂,隨軍聽用。”
許攸聽了劉儉的話,頓時一喜,接著便見他沖著劉儉長長作揖“多謝劉丞相”
“托丞相之福,目下尚好,尚好。”
“許攸拜見丞相”
看著許攸口若懸河的給自家人吹噓,以文丑等為首的幾名河北戰將不由勃然大怒。
劉儉顯然也感覺到了諸將的壓抑氣氛,隨之一揮手,對許攸道“子遠家中諸人,頗多功勞,吾已盡知,回頭可擬一奏疏,我代呈天子,為之封賞”
許攸聽出了劉儉的言下之意,便不再過多介紹。
他讓自己族中之人先行退下,隨之繼續作為向導為劉儉引路。
來到了袁紹的牧署之前,許攸躬請劉儉入府。
劉儉入了牧署之后,來回看著府邸內的裝潢與陳設,一邊走一邊嘆道“袁紹行事,果然奢靡,不過是一辦公之所,竟然建造的如此奢華,卻是不知耗費了多少心思,又耗費了多少人力。”
劉儉身后的顏良說道“丞相在河北崇尚節儉,而袁紹行事如此奢靡,與當今朝局所倡導極為不符,此等奢華之地,理應一把火焚燒殆盡,以正風氣,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劉儉微笑著沒說話。
他只是看向賈詡,問道“文和以為如何”
賈詡捋著須子,道“一時不曾想的透。”
劉儉隨即詢問諸將“顏子善勸我將此奢華的牧署付之一炬,諸公之見若何”
趙云當即站了出來“末將以為不可。”
“為何”
“袁紹牧署,雖然奢華,然皆聚集民力所建,若因奢華而焚毀,乃傷毀民力之舉,只需引以為戒即可”
劉儉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道“今南陽已下,當何以治民”
“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南陽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后可役調,得其歡心。”
劉儉聽趙云這么說,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