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招降了馬騰和韓遂兩個人。
涼州的戰事得以安定了,所有的事情都走上了正軌。
荊州刺史劉表也呈遞了奏疏,向劉儉保證自己一定會在這段時間好好的經營涼州,讓如今已經沒有了戰亂的涼州地區,實行和中原一樣的制度。
劉儉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后,很是高興。
他還是非常相信劉表的執政能力的,畢竟歷史上的劉表在荊州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當然,劉表在荊州也有他不足的一面。
但是,如今這個時代,在涼州方面還有張飛、張合等人與他相輔相成。
所以,劉儉相信,他所設定的這套組合一定可以使涼州的局勢徹底轉變過來。
從這一刻起,涼州不再特殊,它與其他的州郡之外,將成為大漢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涼州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韓州那邊也是傳來了消息。
新任的韓州刺史已經抵達了襄平,并與關羽方面進行了交接。
而關羽這名前韓州牧,則是率領著遼東的精兵猛將乘坐大海船,趕往河北的腹地。
關羽手下的這支遼東兵的數量并不是太多,因為他還要給韓州方面留下足夠應對北境突發戰事的兵馬。
同時,他還將趙珺、周倉這樣常年在東北外境作戰的強將留下了統兵。
但即使如此,他所率領的這支遼東精銳,與大漢朝境內的精兵相比也是實力極為強勁的。
畢竟兵不在多,在于精嘛。
關羽的這支兵馬也不全是漢人,大部分都是遼東勇士以及鮮卑人、烏桓人,其作戰方式也較為狂野,頗為非常強勁,與中原的大部分部隊都不盡相同。
可以說,這算得上是劉儉手中日后對南方作戰的一支強兵了。
關羽的軍隊在抵達了冀州之后,隨即在當地渤海太守的安排下安營扎寨
關羽一面扎營,一面派人飛騎向劉儉請示,詢問他應該轉戰往何處。
劉儉給關羽的指令是,讓他前往兗州屯扎
同時,劉儉讓張燕率領他的黑山軍主力也前往兗州,并令本就在兗州的公孫瓚與關羽會合。
這三支兵馬全部交由關羽統帥,會師成為一軍。
而劉儉之所以讓關羽等人在兗州進行會師,其目的就是希望關羽隨后作為一軍統帥開始強攻淮南。
正所謂守江必守淮,曹操如今在壽春屯兵,對于他而言,江東與中原方面的攻守關系的關鍵就在于淮地著于誰手。
淮南之地在曹操手中,曹操就能夠對中原之地形成威懾。
但如果淮南之地在劉儉的手中,那劉儉就可以對江東方面壓著打,徐州那面也可以出兵對江東沿岸形成夾擊掃蕩之勢。
原先曹操是剛開始與北方開展的海運貿易,那劉儉就沒有對曹操下死手。
但是如今,江東與北方的貿易以及海運都已經逐步走上了正軌并形成規模,而且雙方已經達成共識,不會因為戰爭而影響雙邊的貿易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