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吏并不勞累,丞相不過多擔心,耽誤之急,還是考慮進軍漢中的戰略才是。”
沮授的話讓劉儉眉宇一挑,臉上的笑意又多了幾分。
“有勞公與了,眼下子龍,文遠在襄樊,玄德,云長去打淮南,西蜀這邊我自攻之,漢室大興,指日可待,千載難逢之時,吾又豈能懈怠”
說完后,劉儉便展開絹帛細細批閱起來。
沮授見劉儉開始辦公,他便想起身出去。
可當他起身快走到外面時,劉儉卻對著沮授言道
“派人將淮南的戰事,在蜀境大肆宣揚”
劉儉的這句話,讓沮授的神色一緊。
他知道劉儉要正式對益州下手了。
“丞相,聽聞孫策已經到了漢中,漢中現在,還有嚴顏,張任等蜀中戰將鎮守,兩相合并,其勢雖不及我等,但若是他們緊守陽平關險要,想要取勝不易。”
劉儉說道“正是如此,其實孫策,張任,嚴顏這些人的兵馬,就是加在一塊,也非吾軍對手,不過益州的關隘實在是太過險峻,就算是有十萬大軍,想要正面攻克,也是在太難,所以想要拿下漢中,順利入蜀,多少就得采取一些手段。”
“天幸孫策現在剛剛到了漢中,他還沒有能力完全整合益州的軍隊,乘著這個節骨眼,給他施壓,不讓他能夠在益州做成什么事業,這才是事情的關鍵。”
“先將曹操在淮南的戰敗消息散布出去,讓漢中之人對于益州之外的戰事有個了解,增加他們心中的緊迫感。”
“然后我親自率兵,前往漢中,給漢中的人予以震懾”
沮授聽到這,有些猶豫。
“丞相,有件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公與和某,多年知交,有什么不能講的”
沮授道“丞相身系天下安危,縱然要親征漢中,也大可不必特意大張旗鼓的前往,張翼德的名號,如今足矣震懾益州諸賊也”
劉儉道“公與此言甚是,只是漢中與旁處不同,孫策與我有殺父之仇,換成別人去打,孫策可能會憑借漢中的險要關隘進行防守。”
“但是,我若親自去了,孫策為了報復仇,必然為竭盡所能。”
“川蜀的山川之險,是我軍的最大阻礙,我不怕益州之軍使出手段與我交戰,就怕他們不出來”
“公與可明白”
建安四年九月,劉儉集中五萬雍涼之兵,開始向益州進發。
他的目標直指陽平關。
漢軍的動向,很快便被孫策派出的斥候所探知。
當得知近五萬漢軍在劉儉的親自率領下,綿綿不絕朝著漢中壓來之后,南鄭城內的百姓心中恐慌達到頂峰。
眼下鎮守漢中的主將,是剛剛被袁遺任命為都督的孫策。
而其他的嚴顏,張任等蜀將,則是輔助孫策。
說實話,對于蜀中諸將來說,他們對這點并不滿意。
畢竟孫策是外來戶。
但現在漢中大兵壓境,他們也沒有時間去想這個,還是全力抵御外敵為上。
嚴顏善軍,張任善守,加上孫策通軍略。
單單從將領配置上,漢中的防備也算不差。
再加上蜀中的山川之險,防守劉儉的五萬大軍倒也是綽綽有余。
但現在關鍵的問題,是孫策本人與劉儉有私人恩怨。
特別是那個當初殺自己父親的徐榮,如今也在劉儉的大軍之中。
孫策是不可能光想著防守的。
益州這些年來所經歷的戰事并不多,戰爭規模也不算很大,所以蜀中還是頗有人口,目前,袁遺正在成都和綿竹等地號召組建新軍,據說還有不長時間,就有萬余的援軍會抵達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