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劉儉讓大軍在陽平關外開始安營扎寨。
三軍正在按照營地,一道意外的消息就突然傳到了劉儉的耳中。
“陽平關有使者來訪”
劉儉有些困惑地看著前來稟報的侍衛,心中不解。
大兵壓境,對方還派使者作甚
在沉思一番后,劉儉隨即道
“可知是何人使者”
面對劉儉的詢問,侍衛拱手一五一十的答道“據斥候捕捉到的使者所言,他乃是黃蓋派來的。”
這個回復又加深了劉儉心中的意外。
但同時他的心中升起了興趣。
從之前打探到的情報可知,眼下陽平關內,包括漢中郡內所有的兵將都是由孫策率領。
若是孫策派遣使者前來,那么這位使者帶來的就是以對方主將為名的官方消息。
但眼下這位使者是黃蓋派出的,那么事情可就有趣起來了。
如果依照常理推斷的話,黃蓋此番聯系他,應該是背著孫策的。
想到此劉儉隨即命人將黃蓋的使者帶過來,并同時下令讓人將一些重要的將領召來。
劉儉輕輕地搓著雙手,問使者道“黃公覆派你前來,所為何事”
使者急忙道“我家黃公敬畏丞相神威,對朝廷仰慕久矣,今愿歸降丞相,助丞相拿下漢中。”
聽到黃蓋的使者這么說,不止周圍環繞的諸位將領們都開始竊竊私語,就連劉儉的臉上也露出了幾分異樣之情。
少時,待眾人安靜了下來,就聽劉儉問他道“黃公覆,乃是孫堅麾下悍將,今得孫伯符重用,隨他轉戰南北,如何能夠歸順于我”
那使者道“黃將軍對待孫將軍,本來是一片赤誠,愿以生死相隨,只是如今孫將軍到了漢中之后,為了籠絡蜀中諸將,處事不公,多有偏頗便是糧秣也都是分配不公,益州之卒得的糧食多,然自家兄弟所分的糧食卻少”
“前番聞聽丞相大軍即將臨近漢中,孫伯符為了能夠抵御丞相之軍,特意在漢中設立五營,并設五督,協其駐守,只是所用之人,皆乃是蜀中之將”
“其實黃將軍也并非貪圖職位之人,只是若要重用蜀中諸將,籠絡人心,卻也得看對方能力,然孫將軍所立之人中,多有名不符實之人,黃將軍心有不忿,力諫之,卻遭孫郎排斥,并將黃將軍斥退”
“這倒也是罷了,七日前,江東將士與蜀軍將士發生沖突,黃將軍待兵一向如子,故親自前往解決,怎奈蜀中諸將,過于自傲不曾將黃將軍放在眼中,雙方誰也不肯想讓,居然演變成了沖突,而劉璝手下一名嫡系在亂斗中被人失手打死”
“”
那使者接下來又絮絮叨叨的一大堆,劉儉最終也大概聽明白了。
劉璝手下死了,劉璝本人問孫策要說法,孫策為了平息益州諸將之怒,同時也是為了使自己能夠穩固于漢中,深責黃蓋,將打死人的孫軍軍官處死,黃蓋不忿與孫策理論,當眾讓孫策下不來臺,孫策大怒,重打黃蓋五十軍棍,將他打的皮開肉綻,自從粱子就結下了。
聽著那使者悲痛莫名的在那說了一大通,劉儉露出了若有所悟的表情。
而他手下的諸將之中,有些人點頭表示贊同,有些人則表示不信。
另外還有一些人則是并未發言。
例如荀攸和賈詡等人。
少時,方聽劉儉緩緩說道
“黃公覆就因為這個,想要歸順于我”
那使者說道“黃將軍跟隨孫老將軍多年,本不該如此行事,怎奈孫郎處事過于偏頗,目光短淺,薄待昔日重將,使人心寒,況且丞相勢力強大,兵力強盛,一統天下乃是必然,跟孫郎與丞相作對,本就是取死之道,怎奈原先不過是顧念主仆之誼,不愿棄之,今番出了此事,昔日恩情以斷,黃公歸順丞相,再無躊躇疑惑”
黃蓋使者說完以上的話后,就在暗中觀察著劉儉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