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任投降了,跟隨著嚴顏一起向張飛表示愿意歸降。
張飛還是比較慧眼如炬的,他一眼就看出,嚴顏的歸降還是比較出自真心,但是,張任的歸降卻并不是那么真心實意,多少有些事急從權,有些被脅迫的意味。
但是對于張飛來說,這并無所謂。
張任就算現在心里想不明白,回頭他也一定可以想明白的。
對于他兄長劉儉的個人魅力,張飛還是非常有自信的。
而且張飛覺得,張任一旦跟隨自己投靠到劉儉的麾下,他的格局就會上升,在劉儉麾下看到的世界和在袁氏麾下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多少將領到了劉儉的麾下之后,人生境界以及眼界都會得到質的量變與升華。
不過眼下對于他來說,先安撫住張任和嚴顏這兩名大將,然后再向陽平關繼續,才是當務之急。
隨后,張飛就讓張任和嚴顏為前部,帶領著他向著陽平關的方向火速出發。
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吳蘭和雷銅兩名西蜀猛將,率領著兵馬前來救援張任與嚴顏。
依稀間看清了對方兵馬的旗號,嚴顏隨即對張飛說道
“大都護不必急于一時與對方交手。”
“嚴某愿作為勸降使者前去,勸降吳蘭與雷銅兩名將軍率兵歸降丞相,此二人都是心胸開闊,志氣高遠之人。”
“我只要對他們詳述實情,他們必然都會愿意歸順的。”
張任在一旁看著張飛,似乎想看看張飛到底有沒有容人的氣量。
沒曾想到,張飛竟然連猶豫都不猶豫。
“有嚴將軍在此作保,此二人定然是忠義之士。”
“煩勞嚴將軍親自出馬去說服他們二人率兵來降,待回頭某定然將他們引薦到丞相面前,朝廷方面必然對益州降過來的能人志士有所厚待。”
“絕無相負”
張飛這番話,讓一旁的張任都不由眼珠子瞪圓了。
沒有想到,張飛居然真的肯放嚴顏去招降吳蘭和雷銅。
這是何等的心胸與氣度啊。
隨后,在張任驚奇的目光下,嚴顏隨即代表張飛向前駕馬而去,一邊走一邊向對面高呼“莫要交鋒,莫要交鋒,聽吾一言,吾乃嚴顏是也”
嚴顏的威名在軍中還是非常高的,益州軍聽了嚴顏自報其名,都紛紛閃開道路。
很快,吳蘭和雷銅便親自來見嚴顏了。
嚴顏見了他們二人之后,隨即好言相勸,將個中利弊向他們二人進行闡述。
吳蘭和雷銅對于袁遺讓劉璝掌權這件事,心中早就大有不滿。
而且能夠投降朝廷,成為大漢朝正統的戰將,為什么還非要給袁遺這個偏安一隅且沒有正宗明份的袁家子弟打工呢
于是兩個人就隨同嚴顏來到了張飛的面前,表示愿意歸順大漢王朝向,向當今天子和丞相劉儉效忠。
對于這些人的表現,張飛非常的滿意。
最后,他就以這些人為向導,親自率領大部分兵馬,開始向著陽平關火速前進。
此時的陽平關下,也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因為火燒劉儉的大營失敗,各路偷襲大營的兵馬已經返回了陽平關下,并強烈的要求能夠進入陽平關。
但是現在的陽平關守將可不敢輕易打開關隘放他們進來,畢竟陽平關乃是漢中的咽喉要道,事關益州生死,即使現在已經知道火燒劉儉大營的計策失敗了,但是現在陽平關的守將依然不敢打開城門。
畢竟關下雖然有著己方的士兵,但是還有很多尾隨著己方士兵追殺到這里來的北方軍士,他們目前正在關隘下廝殺,彼此間混雜在一起,根本分不出你我來。
就在陽平關守將心中焦急卻又不知道如何行事的時候,劉璝率領一支大隊人馬趕到,他在陽平關下的戰圈中殺出了一條血路,隨后殺上關隘之邊,沖著上面的陽平關守將高聲說道
“吾乃劉璝是也,速速將陽平關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