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見高沛不由分說,就要將自己綁了,當時就瞪圓了眼睛。
“將軍何故拿我”
高沛冷笑一聲,道“何故拿你,你連這點小事都看不明白”
“枉你還是孫文臺之子,還是袁使君所任命的漢中主將”
孫策的眼睛血紅,他死死地盯著高沛,道“莫不是要以丟失漢中和陽平關的罪,來問責于我”
高沛一臉冷笑地看著孫策,輕輕地搖了搖頭,隨后沖著身后的人一揮手。
便見有一眾騎兵,手持繩索來到了孫策的身邊。
孫策的臉色變的異常難看,他身后的孫權,也是表情陰霾。
“將軍真要如此”
高沛此刻仿佛勝券在握,他輕輕地揮打著馬鞭子,慢悠悠地道“孫伯符,使君何等信任你,將三萬大軍交付給你指揮,為了什么還不是因為你孫氏獅兒之威名,對你放心的狠,覺得你能替我們益州軍民守住關隘,可是伱呢你愧對使君,愧對我益州軍民”
“陽平關何等險要,天險之地”
“葭萌關亦是雄關一座”
“可你才當了主將幾個月啊,就把整個漢中都給丟了”
“各處險要對北賊來說,根本無用”
“劉儉之軍,長驅直入,殺入我益州腹地”
“如今,益州之勢可謂的累卵之危,將士們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
“你卻還好端端的回到了這里,且不說你丟城失地,其罪甚大”
“我現在,還懷疑你與劉賊里應外合,圖謀我益州”
高沛噼里啪啦,竹筒倒豆子一般的給孫策說了那么多,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那就是孫策是這次蜀中危機的主要責任人。
說實話,孫策這次負責關隘的防守,確實有他的疏忽以及行為不當之處。
但是高沛現在的態度,實則是代表蜀中諸多豪右之門。
為的就是借此時機,鏟除孫策,奪取益州的權柄。
孫策和孫權雖然年輕,但也不是愚鈍之輩,自然能夠看出他們的想法
“將軍此言,我不認同”
孫策朗聲道“吾縱有罪,然,關隘和漢中之失,卻并非全是吾之罪過”
“你們益州的戰將張任和嚴顏,背信棄義,投降劉儉,劉璝不聽指揮,臨陣脫逃,先入關中,導致前軍沒有了接應,故而大敗,與吾何干”
高沛冷笑道“說起這個,那我正好還想問問你,先前派你前往漢中,是讓你禁守陽平關,不讓北賊入關,你如何擅自起兵出關,與劉儉決戰這難道不是你的罪過”
孫策怒道“用兵之道,豈能拘泥于常理,若是見勝機而不取,乃庸才也”
高沛哼道“勝機勝機何在不過是你中了劉儉的奸計,損兵折將而已”
這一番話,說的孫策滿面通紅,卻又偏偏說不出什么能夠反駁他的話來。
因為,那個中計的人確實是他。
高沛伸手指著孫策,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擅自出關,妄想取劉儉的人頭,不過是為了能夠給你的父親報仇而已,你那點小心思,瞞得過別人,卻是瞞不過我”
孫策身后的孫權聞言,怒聲說道“為父親報仇,又有什么不對”
高沛的表情沉了下來“汝等為孫文臺報仇,卻損害我益州兵將的利益”
“休要多言了,拿下”
高沛這番話一說完,便見那些拿著繩索的人統統奔了上去,他們圍著孫策,兇狠的就要將繩索往他身上套。
問題是,孫策怎么可能是那種任憑你生擒活捉的人物
說實話,別看高沛身后站著不少的益州軍卒,但是在孫策的眼中,這些人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