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話,還是比較符合后世人的概念的。
雖然這話在這個時代的人聽起來,有些大逆不道。
劉儉靜靜地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大概明白這個年輕人在歷史上為什么會得到劉備的重用,但是卻不能夠得到諸葛亮的欣賞,甚至與諸葛亮的政治立場極為對立。
過于膽大,也過于激進,而且也過于自負……
依照諸葛亮的為人和處事風格,自然不可能與魏延這樣激進風格,做事不符合時代常理的人尿到一個壺里去。
人與人的對立,一般情況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摩擦也都是日積月累,最終才發展成不死不休的局面的。
不過,對于劉儉而言,魏延這樣的人還是非常有使用價值的。
雖然他的性情高傲,自視甚高,但是他確實膽大,而且有豪氣,敢干事,對于有遠見有自信的君主而言,魏延確實是值得培養的人物。
果敢,這是他最大的特點。
歷史上的劉備就極為看重這樣性格的魏延,甚至將鎮守漢中的重任交給了他。
魏延那一句,若曹操舉傾國之眾來,愿為大王擋之,若曹操舉十萬眾來,愿為大王吞之。
雖然吹牛逼的嫌疑較大,但不得不承恩,魏延確實是有著那么幾分豪氣的。
劉儉隨后對魏延道:“大漢朝需要你這樣的人物,我也需要你這樣的人杰,不過你的所作所為,我雖能夠稍許理解,然并不完全贊成,我且將你派往豫州,吾子劉冀如今在豫州治政,你就在他的麾下任武猛校尉吧,日后他若能重用于你,我絕不多問,然他若是不重用于你,我也不會多問。”
魏延是聰明人,雖然劉儉沒有給他非常高的職位,但是卻將他派到了自己的長子身邊,這是將他魏延當成下一代繼承人的心腹戰將培養的啊。
當然,劉儉這樣做,也能堵得住一些對魏延所作所為皆有不滿之人的嘴,因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劉儉并沒有算是重用他。
但是卻給他一個非常明亮的前程。
總之,這個結果,魏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甚至是很樂于接受的。
當下,就見魏延跪倒在地,向著劉儉叩謝!
不久之后,賈詡將袁紹方面的消息給劉儉傳了回來,袁紹派遣他的兒子袁尚帶領族人南下,而他本人依舊是留在了江陵城,率領軍隊阻擋劉儉的進攻。
劉儉聽到這,隨即明白了袁紹的意圖,但是他也非常的欣慰。
“就放那袁家小子一條生路吧。”
劉儉嘆息著道。
郭嘉看著面前似有所思的劉儉,隨即問道:“丞相讓呂布建立營寨多日,而不對江陵發動進攻,為的就是讓袁紹放他的子嗣一條生路吧”
劉儉嘆息道:“吾兄袁基,昔日為袁紹所算,死于雒陽,寵兒乃吾義子,如今已經在汝南繼承了袁家基業,我也算是對的住我兄長,唯一還未報的仇,就是殺袁紹之仇,然袁紹子嗣無辜,我殺了袁紹,對得起我那兄長士紀,但我若是要屠滅袁紹一支,只怕麗日九泉之下,我未必有顏面見我那長兄。”
“而且,我若是盡誅袁紹族人,回頭寵兒在袁氏之中,只怕也會惹人非議,身上背負污點,這不是我想看到的。”
“袁本初與我為敵數載,我今放他的子嗣一條生路,讓他們南下出了漢境,也算是我給他留了后代,縱然他的子嗣以后不能為漢人,也算是我成全了袁家的一條活路吧。”
郭嘉聽了劉儉的話,很是尊重的沖著劉儉拱手。
他似乎有些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