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微見她們還沉浸在驚訝中,繼續說道:“我出去了一趟,掙了些銀子,這些都過冬用的。今天大嫂二嫂先給自己趕制一身棉衣棉褲。明天你們回一趟娘家,至于什么事,我一會再說。”
“嗯,聽你的。”兩個嫂子點頭。
“娘和三姐,這幾天不要出去了,家里所有人的棉衣棉褲都要盡快做出來,做出來之后,穿在里面,外面還是套舊衣服。低調點,別惹人眼紅。”
“嗯。”四個女人齊齊點頭。
“做完棉衣棉褲,多做幾條厚棉被,保證全家人都蓋上新被子。不用擔心棉花不夠用,不夠我會再買。”
“嗯。”四人又齊齊點頭。劉氏不知不覺中都聽小兒媳婦的了,誰讓人家有能耐呢。
“這些糧食和肉,由二嫂管理,兩個要求,低調藏好,每日讓大家吃飽,吃好。可以嗎二嫂?”
“嗯,我會盡力做好的。”王菊說完,又在心里悄悄說:謝謝弟妹信任我。
“以后,對外的事,大嫂負責,家里吃喝的事,二嫂負責,穿衣的事,三姐負責。娘負責監督你們。大家覺得怎么樣?”
“嗯。”四人繼續齊齊點頭。
“那接下來,有幾件事情要在下雪前做的。”
“弟妹,你說。”
“嗯,我先問問,大嫂和二嫂的娘家人品性如何?對你們可好?家境如何?”
張翠芬:“我娘家就我一個閨女,雖然窮,爹娘和兄嫂都護著我,家里人都是明理的。我兄長是秀才,不過以前為了供讀書人,家里一直清貧。兄長考了秀才之后,在書院教書,家里日子稍微好一點點。”
“確實如此,前幾日,親家還送過糧食過來。只是現在家里糧食夠吃,我讓他們帶回去了。”劉氏說道。
王菊:“我娘家那邊,我爹娘沒有生兒子,只有三個女兒,雖然遺憾沒有兒子,不過對我們姐妹三個都很好,只是我祖父祖母看不起我爹娘,早早把我們分了出來。
家里較為清貧。不過我姐姐嫁的家庭比較殷實,雖然不富裕,但是糧食種得多,姐姐托人傳信,讓我得空了去她家里拿點糧食和大白菜回來。”
“如此,就好辦了。之前娘提了一嘴,說爹的六十歲生辰快到了,算算日子,就在三日后了。我們趁著爹生辰的事,各自回一趟娘家。請他們在爹生辰那日過來。”
“不好吧,今年年景不好,請這么多人?你不是說要低調?”
劉氏一臉不贊同。
“娘,聽我說完。大嫂二嫂既然家里殷實,那便借他們之手,給我們的財物過個明路。雖然銀子都是我正途掙來的,我也有自保的能力,但是你們沒有。這個冬天肯定不會太平的。我們三家的娘家男人都來,讓村里人看看,我們不是好欺負的。”
“那我們要怎么做?”張翠芬問。
“第一,我們三人,各自從娘家帶回來一兩銀子,去把王德福家的貴利還了。”
“第二,你們把銀子給家里人,讓他們去鎮上買一車瓦片送過來,這茅草屋頂,再不換瓦片,我擔心冬天撐不住。”
“第三,讓娘家人送些糧食過來,當然,銀子還是我們自己出。”
“娘,這一番下來,三個娘家,每家要給多少銀子才夠?”
“嗯,瓦片,得二兩銀子,其它的你看著辦吧。”劉氏算了一下說。
“行,那大嫂二嫂每人帶五兩銀子,除了置辦這些東西,剩下的孝敬你們爹娘吧。”
“啊。五兩,弟妹,太多了。”張翠芬連忙擺手。王菊也連連搖頭。
“就當他們來幫忙蓋瓦片的工錢吧。那十斤肉,留下兩斤家里吃,剩下的你們一分為二,帶娘家去。”
“啊?這樣,多謝弟妹了。我做女兒的無能,倒是讓爹娘沾了我妯娌的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