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耕時節,大西北已經招攬了三十萬人才,這其中最多的是會種地、會養豬、會砌筑、做木工等等的人,都是建設的能手。
而文人卻無一人前來寒苦之地,蘇北辰對此并不著急,他相信:種下鳳凰樹,自然會引得鳳凰來。
各地按照不同的土質,按官府的規劃統一種植,或種糧食、或種果樹、或者雜糧、香料。
春耕如火如荼開展,李雨微也在羅璟的醫館隔壁開了一家紫薇堂。
如今蘇洵、蘇洌已經4個月,便帶著他們一起去紫薇堂。
小知和朱佩無事,也在紫薇堂幫忙帶娃和打下手。
李大師復出第一件事,便是給費賢家點了龍抱金山的風水寶地遷墳,費家遷墳的事辦得很隆重,同時也把紫薇堂的名聲打了出去。
這日,一個書生模樣的男子經馮先生推薦上門來求尋人。
茶室里,男子平靜地述說所求之事,平靜中又帶著幾分悲傷。
原來,他叫陳望雨,原本家境不錯,考了童生,但后來爹娘死于荒年,留下他孑然一身。
后來偶遇了一名女子,叫小青,是逃荒經過此地的。
二人一見傾心,結為夫妻,育有一子一女。
幸福的日子過了七年。
兩年前的一日,他踏著黃昏的余光回家時,發現家中并無炊煙,平時總在村口等他回來的子女也不見蹤影。
他心頭一慌,連忙快步走回家,家中一切如舊,只是不見了妻兒子女。
他在村里村外、田間地頭都尋遍了,妻兒杳無音信。
問遍了村民,也說沒人看到他們外出。
他們就莫名其妙地不見了,甚至連衣服都沒有拿走一件。
如果是出游或探親,總會帶走些什么吧?
可是家里灶上還有燉好的湯,衣服洗好還沒有晾,兒子整日不離手的彈弓也擱在桌上。
她們一定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離開家的!
甚至來不及讓隔壁的大娘留個口訊。
但娘子小青沒有娘家,他們能去哪里?
這兩年間,他報過官,所有的假期都外出尋人,但他們就是杳無音信。
聽聞馮先生祖墳被人做手腳,是李大師幫忙推算出來的,他死寂的心又復燃了。
紫薇堂一開業,他就連忙告假前來。
李雨微聽完,露出狡黠的微笑:“帶我帶你們村里看看吧,或許能看出蛛絲馬跡。”
從孕后期到坐月子,到帶嬰兒,已經困在家小半年了,今日有外出的機會,她讓朱佩在紫薇堂帶娃,自己帶著小知隨陳望雨去了陳家村。
其實,她不去也能掐算個大概,但好不容易有出外勤放風的機會,自然不能錯過。
陳家村在秦州西部,這里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有清流不息,形成許多小小的湖泊,是大西北水源最好的地方。
陳望雨家的房子臨水而居,雖然是泥磚瓦房,周圍環境卻非常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