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啊,嗚嗚嗚......”吳面崩潰了。
七尺大漢淚灑當場,后面排隊的街坊也悄悄抹淚,沒想到吳順子早已為國捐軀,死后還有一縷執念回來看看兄長。
沒有人催促吳面,待他自己平復情緒后,對李雨微道謝后匆匆離開,他要回去多準備些雞蛋,給弟弟多煎幾個。
接著是第三個客人上前來了。
這是一個老頭,看起來有七十多歲了,須發全白,步履蹣跚,衣著卻略顯華貴。
在小廝的攙扶下他坐到了椅子上。
李雨微主動問道:“大爺,你想算什么?”
“小大師呀,我想算算姻緣。”大爺笑瞇瞇地說。
“大爺,是給你孫子和姑娘算姻緣嗎?”李雨微也打趣說。
“哎,不是的,小大師,給我自己算的。”大爺說著把一張紙條放在桌上。
李雨微訝異,大爺走路都需要人攙扶了,給自己算姻緣么?她好奇地看向那張紙條,只見上面寫著三個人名字和生辰八字。
她好奇地問:“大爺,這上面寫的都是誰呀?”
大爺指著第一個名字說,“這是我,第二個是我的青梅,第三個是我的發妻。”
李雨微更好奇了,既然有發妻,都活到白頭了,還拿青梅的八字來算啥呢。
她不禁問出心中的疑問:“大爺,你想算姻緣?算算跟哪位更適合嗎?”
“對啊,小大師,我與發妻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親的,沒有感情可言。但青梅對我一往情深,她終于回來尋我了。”
大爺接著慢慢講述,他年少時家里窮,青梅的爹娘不同意他們在一起,他們愛得很痛苦,后來青梅一家忽然搬遷了,不知去向。
頹廢了數月之后,在爹娘的安排下,他與發妻成親,陸續生下五個子女。
發妻很能干,會持家,會相夫教子,他們做生意供三個兒子讀書,給兩個女兒尋了好人家。
如今已經當上了太爺和太奶,生意早就交給了兒子打理,他們老兩口已經閑下來了。
直到青梅來尋,日日與他暢談,還讓她的孫子帶他們游山玩水,他才驚覺自己與發妻虛度了幾十年光陰,除了忙不完的生意,教不完的孩子和孫子,根本就沒有情趣可言。
大爺說,他不想與發妻虛度光陰了,他要用剩下的光陰補償青梅,既不能少年攜手,那就白首不相離。
他如今的想法是跟發妻和離,讓發妻去莊子上養老,他迎娶青梅進門,他的三房兒子以及青梅的兩房兒子都住一起,他和青梅可以享受最后的天倫之樂。
并且,青梅的兩房兒子都愿意改姓,全家兒孫都跟大爺的姓,這得多尊重他老人家才能做到這個份上?他對未來的繼子繼孫們很滿意。
無奈的是,他三個兒子之中有兩個不同意,非說他的青梅是圖他的家業而來,大爺說他本來就打算讓三個親兒子和兩個繼子平分財產,說不上人家有圖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