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去在短時間內成為一名象棋高手,最有效的方法,無非就是與不同的對手進行實戰。
去取長補短,去完善著自己本不完美的棋道。
而實戰的對手在二十一世紀之前也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現代高手,另一類是古人棋手。
如果按照正常歷史軌跡來言,現代高手,本該踩在古人棋手的肩膀上,去把象棋這項棋類運動變得更加完善,去把象棋這項傳統文化發揚廣大。
但如今的象棋高手,在九十年代后,影響力和普及程度,鮮有漸長。
在二十一世紀后,更是停滯不前。
這也導致了,現如今有很多熱愛或是厭惡甚至于不懂象棋的人,都把自己對象棋的愛與恨全寄托在二十一世紀才出現的第三類棋手身上。
這第三類棋手,也就是人人所熟知的人工智能。
但是人工智能真的能替代現世高手和古人棋手去傳承著這流傳了上千年的象棋嗎
但至少在剛剛那局殘局里,古人的智慧反倒超越了現代棋手以及還沒達到巔峰的人工智能。
何又為超越大概是古人要比現如今的高手和人工智能,更能在棋盤上構建出象棋的本質。
那所謂的象棋本質,正是一局明知道結果,卻有著不同方法去逆轉的人生啊
棋呆子破完剛剛那盤殘局,她昂起了頭,不知從何時起,她的額頭上就冒出了細細的汗。
這汗不是冷的,是熱的。
熱的她仿佛都能聽到自己撲通撲通的心跳聲。
她還想接著下棋,想去見見更多她未見過的古人風景。
但,這款游戲的人工智能似乎到了這里,便是盡頭。
她望著電腦屏幕里湛藍的通關兩字。心中涌出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這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慢慢平復了剛剛還刺耳的心跳聲。
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又好像隨著這好不容易的安寧,化為一塊塊石頭一節節涌上了喉嚨,在即將填滿喉嚨時,卻在最后緊要關頭定格成一個個帶著問號的倒裝句。當這些倒裝句即將從喉嚨上方的嘴里吐出時,棋呆子終于回過了神。
她在極力克制,克制的讓這一個個倒裝句,化成了細沙慢慢滑入心底。
她站了起來,望著臺上重新打起精神的主持人,閉上了眼睛。
剛剛那一局十分鐘的殘局,打亂了主持人的主持,更是打亂了這場商演的計劃。
畢竟,在這場商演里,棋呆子不是主角,游戲廠商和接下來出現的那位網紅才是主角。
在這個時間就一定等于金錢的時代里,十分鐘的時間,足以讓游戲廠商損失數萬乃至數十萬。
同樣,這十分鐘的時間,也讓網紅多收入幾萬以及幾十萬。
既然游戲廠商和網紅在這場商演里支出和收入此消彼長。
那棋呆子的存在,又有什么意義呢
楊錚望著身邊越來越多因為網紅這兩個字聚集而來的年輕人。
他的眼睛也不自覺的放在剛剛還是主角,此時卻因為即將上臺的網紅,淪落到連配角都不如的棋呆子身上。
他好像看到,在棋呆子那身古到骨子里的漢服袖子上,繡著一朵正在凋零的牡丹。
那朵正在凋零的牡丹,看樣子也曾美進人心。
但,如今這朵美進人心的牡丹卻不得不凋零,因為此時如果她再不凋零。
她就無法襯托那些永不衰敗的紙花,以及那些由冰冷鋼鐵鑄成的永生花。
上臺的網紅明顯是一個妙人,妙臉、妙腿,最重要的就是,她說話也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