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棋路窄了”
學校里,棋室內。
一個四十出頭的男人,望著面前那一個個被子里吼得不敢說話的半大孩子們,他眼里裝的全都是怒其不爭的失望。
畢竟,這群半大的孩子全都是全國各地選拔出來最頂尖的小棋手。
可就是這些被千挑萬選選出來的小棋手們,他們在起手落子之間,居然裝的全都是些成年人才有的人情世故。
也不知道是誰教會他們這些人情事故,也不知道是誰教會他們棋盤上不必要的謙讓。
他們知不知道,這些不必要的謙讓還有這份復雜的人情世故,說不定會毀了這些小棋手的職業仕途
他們知不知道,下一屆的亞洲青少年象棋比賽賽,就在半年后他們知不知道上一屆的季軍成績可讓他們的前輩被整整笑話了四年。
難道這一屆,他們還要變成一個更大的笑話嗎
想到這里,這個男人想要收起了眼睛里的失望,他似乎在鼓起渾身所有的力量,去醞釀著希望。
但他明顯高估了自己,就憑他這瘦小的身軀。
又能改變些什么呢
現在的華夏象棋屆,頗有些青黃不接的勢頭。
雖然青年一輩還有著諸如“天王”“狂人”這些頂級高手,老一輩也有著不少國際象棋屆公認的泰山北斗。但在少年這一代,卻鮮有好手。
這一方面是象棋賽事太少,導致職業棋手這個職業平均收入頗低。
另外一方面就是媒體與科技。
媒體科技的確改變了很多東西,但他們同樣也毀滅了很多東西。
比如象棋就是其中被毀滅最嚴重的傳統運動之一。
媒體顧名思義就是生活中隨意能接觸到的電視、新聞、報告。
隨著現在自媒體門檻越來越低,太多不實的報告正在毀滅著象棋的未來。
越來越多不負責任的自媒體工作者,為了流量故意給象棋披上了丑陋的外衣,也給國內傳統棋類運動,打上了過時,低能,不如人工智能的標簽。
雖然他們說的有部分是真實的,但他們太過于武斷,企圖用大部分假象去挑起網民的仇恨,販賣著他們想要見到的絕望與憤怒。
不過比起媒體,科技更是殺死少年象棋的一把刀。
科技,指的就是人工智能,其實在國內,人工智能的象棋軟件,甚至比圍棋還要多。
先不說年代早期的夢入神機人工智能,單一個聯眾,就能讓很多不會下象棋的人,只要乖乖按照電腦提示,就能和絕大多數象棋職業棋手下個旗鼓相當。
不過,比起媒體與科技,毀滅少年人象棋夢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一個傲字。
國內不少大師,特級大師,都看不起國內的業余棋手,也看不起國外的職業選手。
他們甚至于還看不起象棋段位低的職業棋手。
他們熱衷于挑戰人工智能,勝過于挑戰人。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因為,人工智能,他也是人創造與整合的產物。
他的確強,但誰又能說,人工智能一定是無敵的呢
起碼在這個四十出頭的男人眼里,人工智能就算再強大,人類也會因為一次次失敗,慢慢累計經驗最后戰勝人工智能。
但,現在的他卻從這群孩子眼里,絲毫看不見半分能戰勝現在被自媒體吹噓到近乎無敵的人工智能希望。
他顫抖了很久,最后也沒沖淡眼里的失望。
他只能無奈的說上了一句“加練半個小時”后,無力的癱坐在椅子上。
“不就是一場和局嗎教練至于加練半個小時嗎”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棋手捏著棋子,朝著對面的對手小聲抱怨道。
“是啊,真煩,早知道就不學象棋了。你知不知道,現在打電腦游戲也能算是體育競技了只要游戲打的好,年薪千萬都不是問題。”他的對手也不滿的抱怨道。
相比于枯燥的象棋,花花綠綠緊張刺激的電子游戲幾乎成為了很多少年人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