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方,佛家的方。”
楊錚聽著道士的話,他有些不知所以,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圓,什么又是方。
他只是望著棋盤上的落子,為這盤棋感覺到惋惜。
他惋惜的不是他欣賞的鵬飛慘敗,而是他惋惜著明明棋局還沒喊上將軍二字,鵬飛就提前認輸了。
他有些不明白為什么鵬飛會認輸,明明他還可以走上八九手,但他甚至連一手都不愿多走。
難道是因為“大局已定”
還是因為那個道士“塵埃落定”
若是他出手,絕不會中途認輸,也絕不會像鵬飛這樣只有落子這一種變化。
他起碼會比鵬飛多上一種“握子”變化。
但現在好像說什么也晚了,因為勝負就是勝負。
絕不會出現第三種情況。
小道童聽著大道士口中的方與圓,他那張圓乎乎的臉因為驚訝變成了難看的橢圓。
但很快他的臉又變成了可愛的小圓臉,因為他覺得若這么按照大道士的話,自己輸得一點都不冤。
畢竟,他們道家的棋就是圓,一種與自然與天與宇宙相得益彰的圓。
這個圓可以是大千世界,也可以是花朵上的露珠。
這個圓都可以是一種道,一種如何勝天半子的道
但大道士的方,也讓小道童學著大道士皺著眉頭。
也畢竟,方,是佛家的棋。
對于佛家那讓他感覺得不可思議一條條的清規戒律,小道童可是一直都沒有什么好感。
在他眼里,佛家太規矩,規律到他們做人悟理包括性子都是一條條永遠不會彎曲的直線條。
這一條條直線條到了最后也將萬千神佛困在方方正正的寺廟和洞窟里。
他不喜歡直線條一眼就能看到盡頭的生活,也不喜歡佛家的“慈悲”。
小小的他,更喜歡道家逍遙自在的圓。
他回憶著自己和楊錚對弈的過程,聰慧的他,也有了一些迷茫。
因為,他和大道士一樣,根本想不出身旁的叔叔,棋是圓還是方。
他更是弄不懂,這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男人,怎么會在如此年紀就悟得方和圓。
而像大道士這種被譽為千年難得一見的“棋才”,三十三歲才悟得圓,三十五歲,才會畫圓,三十八歲,才敢下山去磨煉著自己的圓。
難道這個叔叔比大道士還厲害
小道童又望著楊錚百思不得其解。
但幸好小道童不知道的是,楊錚學棋才不到一年的時間,若是他知道,他覺得會懷疑著自己十一年的人生
“你好,請問一下,你為什么不去成為職業棋手”道士走到楊錚身邊,他打量著一身平凡的楊錚,認真的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嗎”楊錚望著道士,他想了想,隨后反問道“你們口中的職業棋手,真有那么重要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