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這么多,其實也只是希望未來有朝一日,我能看到你成為象棋的領頭人。”鬼手抬著頭望著逐漸陰沉的天空,他又在心中補了一句:“當然,我也知道希望渺茫。畢竟,鵬飛生在了一個最差的時代。”
的確正如鬼手所說,早在二十年前象棋大概就死了。
象棋的“死”也是必然的,在二十年前,華夏象棋的沒落最標志的還是一場已經埋沒于世人記憶的比賽。
那場比賽只有一個主題,叫“變”。
作為國內新一代的特級象棋大師王東與老一輩象棋特級大師“孫大圣”進行了一場備受矚目的對局。但最后的結局,卻不是世人所期待的那般。
孫大圣因為連續落子沒有第二般變化,直接被裁判判負,最后直接冠軍落入新一代天驕王東手里。
當時孫大圣并不理解這個規則,但是他還是接受了這種判決,他望著提出“沒有變”質疑的王東,他微笑的說上一句后生可畏,隨后他瀟灑的離開了賽場。
這一離開,孫大圣幾乎再也沒有回到國內棋壇。當時勝負心太強的王東,也因為后生可畏這四個字,恍然清醒,主動放棄了比賽獎金。
這一戰或許也是華夏棋壇的轉折點,因為自那以后,國內象棋比賽關注度越來越少。就連每年9月象甲都鮮有人知。
在國內棋壇陷入低估時,王不悔臨危受命,以七十歲的高齡主動請纓,雖然現在的棋手對王不悔在任二十年評價褒貶不一。
但他們都是發自內心尊重著這位老人,因為他的出現,起碼讓相當一部分底層棋手過上了平均線以上的生活。這次新會長,也是王不悔臨終前任命平調的。
也畢竟,他到去世的那一刻,其實心心念念的還是象棋文化的傳承問題。
李會長望著離去時帶著笑容的棋手們,他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他望著墻上的六副歷代象棋會長的畫像,他收起了臉上偽裝的市儈。
也收起了心中對象棋文化的不屑。
他坐到了很多棋手夢寐以求,也是代表著華夏象棋最有權利的協會會長位置,他拿起了電話,撥打了一個號碼。
在低聲呢喃幾句之后,李會長癱坐在舒服的沙發椅上自言自語道:“老王啊,你當初丟下的爛攤子啊,最后還得我來收拾。”
“都說了,互聯網對于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用的好,可以殺出世界。用不好,只能傷到自己的根本。而你最后卻因為心善,給你自己弄得遍體鱗傷。”
“象棋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是棋盤上的所謂勝負?還是在棋盤上勝負之后給棋手所帶來的,對人生的改變呢?”
……
楊錚接到了鵬飛的電話,他有些意外這個前途無量的年輕人找自己究竟是為了何事。他望著已經暗無天日的夜空,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鵬飛見面的請求。
他和歡歡打完了招呼,獨自一人走出了小區。
他抬起頭忽然又發現,天空并不是房間里所看到的暗無天日,在夜空的中央,還有著一顆微不足道的繁星,他正在用力撒著余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