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這時,他原本被人慢慢無視的雙炮,又成為了他不變的主力。
這一場小小的心理博弈,最終的結果是馬老師更勝一籌。
但楊錚,豈是那么容易因為一場心理博弈的勝敗,放棄整盤棋的人呢?
楊錚冷靜的紅車吃馬,馬老師炮打紅馬。
楊錚中宮炮打上一將,馬老師移士邊路。
這移士邊路,看上去像是送子的舉動,又讓楊錚遲疑了片刻。
若是吃掉了這個黑士的話,最多兩步,就能將死對面。
但楊錚怎么可能會相信馬老師會犯這種低級失誤?
他死死盯著棋盤上的每一顆棋子,在腦海里拼命預測著馬老師接下來的所有動作。
漸漸的,楊錚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下,沒有吃士補將,而是跳上了那回巢的馬兒。
“為什么不吃這個送上嘴的士?”一個只有青銅段位的棋手,望著這大好的機會提出了心中的疑問。
“因為高手過招,棄子必有殺棋。”一旁白銀段位的棋手認真的解釋道,雖然他也看不懂楊錚跳馬的行徑。
但憑借前面幾手,他還是能大致看出,棋怪在棋盤上就是一個老謀深算的“陰謀家”。他的每一步,都藏著看不見的殺招。雖然小仙女沉著穩重,不貪不激,偶爾也會有著壯士斷腕的氣勢。但是棋怪的棋,從一開始就是一副“賭”棋。
何為“賭”棋?就是一場從頭到尾都會有著無數心理博弈的棋,在這種棋局下,賭的是,雙方棋手的心理素質和下棋時的算計。
而勝負的關鍵,則是雙方棋手一個是否攪亂對手的本心,一個是否能堅守本心的比拼。
一位黃金段位的棋手,倒是看出小仙女為什么不吃送嘴士的原因。
那就是若是“她”用車打掉了士,那“她”會陷入象棋俗語中的“單車寡炮瞎胡鬧”的怪圈里。
什么是單車寡炮瞎胡鬧?
無非就棋手想用車與炮的組合去殺棋取勝,但事實上又是勝不了的情況,還一直妄想的下法,雖然單車寡炮有著不少殺棋。
但這又是一場對手設計的心理博弈。
若是中了這套心理博弈的話,棋手大多都會從心里認知自己大概率會一直卡在“將”這個字上。
與其去踏入別人設下的陷阱,還不如放任不管,去另找出路。
馬老師有些惋惜,因為對手實在太穩,穩到送到嘴邊的棋子他也沒有動容。
他平著車,在算計著下一步。
楊錚挺著小兵,給身后的馬最大的活動空間。
馬老師又將車移在巡河之旁,看上去他想抓炮殺兵。楊錚退炮至兵,像是在防守。
馬老師望著滴水不漏的對手,他又移著炮。
他大概又在設計一場新的心理博弈。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