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拔弩張的兩人,讓這間棋社在不經意間陷入了冰點。
不知道事情原委的王富貴,只認為這兩人是年輕氣盛起了矛盾,便笑著去打著圓場。棋呆子和鵬飛望著這位德高望重的前輩,他們也終于“妥協”的回到了屬于他們的座位。
楊錚望著這兩人“妥協”的樣子,他的嘴角不自然的多了一絲冷笑。
經歷過諸多世態炎涼的他,又何嘗不知道自己早已成為了棋盤上的棋子呢?雖然他不知道自己在棋盤上的作用是什么,但這并不妨礙他明白,自己或許已經有資格去左右棋盤上的勝負。
楊錚站了起來,他拿起了教案,往門外走去。
對于現在的他來說,與其留在這里看他們勾心斗角,不如去老實工作去提升自己的棋力。
畢竟啊,他到現在都沒弄懂“和”這個字究竟有何意義。
楊錚現在所帶的班是成年人班。
這個班的學生大多都是十八歲至三十歲的年輕人,或許是因為看到了“天天象棋見”在互聯網上的潛力,這群以前根本不懂象棋的人,如今卻為了追趕“風口上的紅利”而像努力像乖乖仔一樣去上課。
所以,除了班里極個別的十八九歲的孩子,大多數成年人都提前明白生活的艱辛,也因此他們上課時倒是中規中矩,不會出現什么紀律問題。
現在已經是上課時間,這群成年人毫無意外的無一遲到,他們老老實實端坐在自己座位上,拿出了手機準備著上課。
自打“天天象棋見”準備拿出千萬獎金來做線下比賽之后,象棋業余棋手又成為了一個極其特殊的職業。它就像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電競選手一樣,在很多年輕人眼里,他就是一個“新興職業”。
說起來也很可悲,當電競火起來后,無數高校都爭先恐后的開設了“電競班”和“電競專業”,其中不乏諸多名校。但象棋就算因為獎金火起來之后,卻沒有太多高校去愿意去開設“象棋班”和“象棋專業”。拋去之前原有象棋專業的體育院校以外,各大高校寧愿去選擇圍棋和國際象棋,也不愿意去考慮傳統象棋。
決定學校開設專業是什么?是學生的興趣?是未來職責的規劃?還是又由什么決定的呢?
學校,不就應該去發掘每個人的所長嗎?
雖然聽起來可悲,但幾乎所有人又相信著,當象棋有了市場之后,絕對會有著不少高校乃至于名校去接納它。
這大概正是成年人的大學世界吧。
……
楊錚上課的主要內容就是提升學生在天天象棋見里的段位,作為商業奇才的花家棋社,他們早早就看到了天天象棋見這款軟件的潛力,并與他們合作。他也是除去南方棋社和李家棋社以外,第三家指定合作棋社。
也因此,花家棋社的象棋學生才會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瘋狂增長。
楊錚所帶的成年人班,一共三十五名學生,這三十五名學生大多都是軟件里的“青銅白銀”段位,雖說他們會下棋,但是他們也基本只是局限于象棋規則。至于如何去運用規則,如何去運營棋路這方面,他們基本也是一竅不通。
所以,楊錚必須要讓他們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棋力至少提升到黃金段位才能算得上合格。
如果要一般的職業棋手來教的話,想必他們會面對著這群基礎差勁的學生,只會教他們一些“十步絕殺”這類的新手套路,而不會去教他們“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