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讓三子不如搶先行。”
更何況這還是一場不讓子的公平對局,先手紅方的季老師自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棋院正統出生的他,也很謹慎的用“仙人指路”作為自己的第一手。
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楊錚居然沒用他最擅長的中宮炮作為先手,反倒用“仕角炮”來以敵示弱。
這讓王起和鵬飛這兩位知道楊錚真實棋力的人感覺到不可思議。因為以“仕角炮”作為黑方開局的下法,在這近幾十年來很少會有人去主動使用。這不僅僅是因為“仕角炮”的開局在很多象棋高手的眼里,認為是氣機滯緩,容易失先的下法,更主要的還是“仕角炮”的起手,更是容易弱了氣勢。
不過,在八十年代,曾有一位獨辟蹊徑的民間高手專喜用“仕角炮”開局,他也曾說過,“仕角炮”在他眼里,和“飛象局”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其中最重要的相似之處就是這種開局讓對方不易于捉摸方向,而且他還極具誘惑性得讓對方還置當頭炮的作用、便于布里“反宮馬’’先發制人。另外它還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分別使用“五六炮”或“單提馬”,這一切都是“仕角炮”開局和反手應該具有的戰略內容。但楊錚在看到季老師架起中宮炮后,他莫名架士的舉動,更讓整盤棋變得耐人尋味起來。
就連棋呆子都認為楊錚這一手未免有些夸大。
明明只要跳馬就有著絕對的壓制力,更能讓“仕角炮”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架士明顯就是把自己置于“死地”。
果不其然,季老師望著楊錚的這一手,他自然不會手下留情,一聲清脆的碰撞聲過后,那沉默不語的中卒便迎來了屬于他的死亡。
一聲漂亮的將軍,好似一首定魂曲一般,穩定了季老師剛剛不安的心。
在他心中,架仕的楊錚已經算不上是高手了。因為這種偏門的防守,若不跳馬,明顯是自尋死路。作為棋院派出生的他,其實也知道“仕角炮”和當初那位在八十年代擅長用“仕角炮”開局的,民間高手的過往。
這也不得不提起他在棋院里下棋時,曾遇見過的一位象棋老師,這位象棋老師的棋力雖然只是一級棋士的水準,但他可在八十年代經常與各路高手交手,其中就有著那位民間高手。
而他與民間高手交手的戰績是十五負一勝,雖然聽起來是他老師棋不如人。但人啊,可以失敗很多次,只要在最關鍵的時刻贏一次就夠了。
而他的老師,自然就是在最關鍵的時刻,堂堂正正的贏下了那位民間高手。
至于他贏棋的方法,就是順著“仕角炮”的下法,在中盤的時候抓住機會去打相。這樣的話,“仕角炮”多變的防守和策略手段就因為少了一個相而主動被對手破解,最后就可以以炮馬車為核心,強攻對手的老將。
不過,看情況,對面這位叫做楊錚的助教,很明顯就是“學藝不精”。他看上去,雖有“仕角炮”防守的“魂”和“心”,但他好像缺少的是贏棋最關鍵的“肉”與“拳”。所以,也在這一刻,季老師毫不猶豫的在楊錚匆忙的補上了飛象防守之后,主動的調動著另外一只炮。看樣子,他是準備想要雙炮將死楊錚。
但忽然窗外風雨驟變,一道驚雷一閃閃過。
那道驚雷照亮了楊錚那張其貌不揚的臉,那張臉雖無悲無喜,但在這張平平無奇的臉上,卻有著如同刀子一般鋒利的眼睛,那雙眼睛好像能劃破一切虛無,也好像劃破了“仕角炮”一直以來給人帶來的防守多變印象。
他跳起了馬,突然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