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鵬飛在開局的前幾手就看出對面女孩的棋風與他這段時間對戰的人工智能莫名的有些相似。為了印證自己的猜測,鵬飛在中盤時期,走出了讓所有人都覺得匪夷所思的炮四平三。
這一手的匪夷所思,換來的卻是他心中的肯定。
對面肯定是再借用人工智能的算力與自己在棋盤上進行博弈。
這也讓他感覺到異常憤怒,但,憤怒過后的冷靜也讓他開始理解了楊錚之前的拒絕。
象棋網紅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東西,除去那些真心為了弘揚象棋文化,認真分析每一盤經典對局的視頻博主以外。那些刻意搞笑或是營造無敵氣氛的段子博主,最后也只能毀掉每一個象棋人心中對象棋的熱愛罷了。
從來不會有人因為一兩個有趣的象棋段子,而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學習象棋。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真正的象棋愛好者,會為了流量去損壞象棋的尊嚴!
鵬飛沒有揭露對面的作弊行為,他站了起來,看著四周,他想起了李三思,也想起了象棋協會近年來的種種。
這些復雜的回憶,讓他最后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明明他才是贏家,但回到評委席的他,卻像一個失敗者那般沒落。
……
此時的楊錚,眼里手中再無棋盤。
但是在他心里,卻一直下著一盤沒有結局的棋。
他再試想,若是剛剛陸小雨對戰的對手是自己的話,自己會有幾分把握贏下這盤棋。
思量了再三,楊錚得出了七成的把握。
這七成的把握,并不是楊錚的臆想,而是真真正正的七成勝算。
其實這段時間,他也與人工智能下過棋。
他也發現了無敵的人工智能其實并不一定是無敵的,至少在象棋這項運動上,人工智能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陷。
那便是,人與機器的差別,眾所周知,象棋的游戲規則是吃掉對方的將帥。人工智能只要是能吃掉將帥,什么棋子都可以讓,而人,則不是機器,他會猶豫,會思量得失。
這種過度的思量,也是現在絕大多數象棋大師敗在人工智能手中的最大原因。
換個通俗易懂的話語來說,假設把象棋分為開局“1”,中盤“2”,結果“3”的話,人工智能壓根就不會過多思考著1和2,它的目的只有結果3。
這也歸功于它的數據庫里存放著華夏幾千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象棋手留給后世的積累。
這無數的積累,這更讓他的3>1x2。
但比起人工智能相對“愚笨”且又時間有限的人類,卻又一直踏踏實實的做著123的算數題。
這公平嗎?
雖然這聽起來這對人類并不公平,甚至不少人類看穿了人工智能只看3的把戲,把殘局也就是2和3放在人工智能面前,勢必要與他分個高下。
但這世間最珍貴的品德,還有文化。
卻又是123慢慢積累出來。
包括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也離不開加法!
也正是因為這樣,楊錚發現了人工智能最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中途會下出匪夷所思的幾步棋。
那幾步棋就相當于乘法,讓最后的結局大于過程!
包括剛剛陸小雨也走出了匪夷所思的送馬。
這匪夷所思的下法,不但是現在人工智能下棋不美觀,很少愿意有人解說的真正原因,它更是人工智能最致命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