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錚忽然覺得吳明天的確配得上他的英雄之名。
因為,他就算看出了自己的小心思,他也只是象征性地后退了一手,然后還是一如既往地完成他之前所說的十手結束的承諾。
這大概是吳明天最大的優點,也是他最大的缺點,因為,除了中途變招吃子那一手之外,吳明天的棋路也是楊錚所見過的最“正”的棋路。
正所謂兵者詭道,象棋里直來直往的棋手,大多也都沒有一個好結局。
正直,雖然的確是“人”的優點。
但太直卻又是人最致命的缺點。
楊錚之前因為作風“太直”,吃的虧不比對面的吳明天的少,也正因為如此,楊錚在第七手落子的時候,猶豫許久,最后放棄了換大子的最好時機。
他這般錯失良機的沖動,讓四周有些嘩然。
鵬飛似乎讀懂了楊錚,也讀懂了吳明天。
他望著這盤只有三手就能分出勝負的棋,他滿眼都是向往。
“這才是象棋…”鵬飛喃喃自語道,他情不自禁的回想起了自己的象棋人生,自己從出生開始,就沒像楊錚和吳明天一般在棋盤上為自己戰斗過。
他羨慕,他向往,他憧憬。
但他也知道他永遠無法變成了臺上的二人。
因為,他從出生開始就被家人規劃好人生。
他的未來,永遠只能是象棋中最頂級的榮譽,也就是象棋特級大師!
……
南方棋社的學生普遍年紀都很小,十五六七,都是未成年,也是處在人生最迷茫最叛逆的時期。
這個年紀的孩子,雖然模糊的知道未來的重要性,但是也在棋社的教導下,模糊的看出了“名”和“利”才是絕大多數成年人向往的“歸宿”。
他們,在棋社的引導下,大多都放棄了讀高中的機會,他們不停的在棋社下棋,不停的在棋社戰斗,不停的去贏,也不停的陷入了迷茫和麻木之中。
吳明天望著自己的三位小對手,他怎么樣都恨不起來。
雖然對面的三個孩子中有兩個是擊敗自己學生的“罪魁禍首”,但他們也其實和冷山的孩子沒有什么區別。
他們都迷茫的看不到希望。
象棋,或許在許多成年人眼里是他們的歸宿,但是他們也沒有問過這些孩子們,究竟喜歡下象棋嗎?
真正的喜歡,不該是望著自己熱愛的東西,雙眼麻木。
真正的熱愛,更不是沖著名和利,而是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滿腔熱血!
“你們三個一起上吧。”吳明天啞著嗓子說道。
他這般看上去充滿“挑釁”的話語,讓那三個孩子的眼里不再麻木。
他們眼里好像在憤怒,也好像在驚訝著吳明天敢于“蔑視”自己。
畢竟,強弩之末的吳明天,在最后幾盤棋的時候,完全是靠意志力下贏了對手。
然而,他贏的對手,也只是那些街頭下棋的老頭和二流子,而他們可是真正的職業棋手。
“放心吧…你們贏不了我。”吳明天依舊充滿著“挑釁”地對著那三個孩子又說道:“畢竟,你們眼里沒有著一絲對象棋本身的渴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