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錚大概忘記了,在臺上的這群少年人之中,也有著幾個算力不亞于孫破軍的天才。
而在這些算力天才之中,有一個人格外耀眼。
那人便是李天道,作為從這場比賽一開始就被譽為和孫破軍一樣的奪冠黑馬。
他在今天這場排位賽里表現得相當低調。
全勝的戰績本該讓他出盡風頭,但把把耗盡時間的險勝,又讓無數人對他大失所望。
畢竟,大部分人對象棋的理解,就是快、準,穩。
而媒體所喜歡的象棋,也同樣都是短、精,狠。
但像李天道這種慢、拖、險的象棋。
自然也得不到像剛剛孫破軍這般強烈的媒體關注度,甚至還有不少媒體人都在心中暗諷著李天道是高開低走,是棋院有史以來最差勁的狀元。
但,在李天道的臉上卻絲毫看不出任何被批判過后的情緒波動。
他很平淡,也很淡然。
仿佛他雖然處在棋盤之內,但他卻又活在棋盤之外。
……
媒體總喜歡報告悲觀的報道。
不僅僅是因為悲觀的報道有著樂觀的報告所沒有的閱讀量,更主要的是悲觀的報告更容易販賣焦慮。
媒體很喜歡販賣焦慮這四個大字,他們也從不在乎手上的這份焦慮對當代的年輕人來說究竟是好還是壞。
他們只在乎這份焦慮能不能讓大部分成年人感覺到憤怒以及悲哀。
也因此,在幾年前,華夏小棋手在四國比賽上輸給南越小棋手之后,那份帶著滿滿焦慮的報告自然也引發了全國各地網友的憤怒。
也正因為那份帶著滿滿焦慮的報告,才會讓身為隊長的鵬飛在這幾年的時間里承受著同齡人無法想象到的壓力。
不然以鵬飛的天賦與實力,絕對能刷新國內最年輕的象棋大師新紀錄,甚至還有可能成為最年輕的特級大師。
不過,鵬飛從不后悔那份報告所給他帶來的沉重的壓力,甚至他還有些感謝那份帶著惡意的報告。
因為,就是那份報告,才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脆弱和無能,也就因為是那份報告,他才會萌生出把象棋帶上奧運會的野心。
他看著那些目光貪婪的自媒體人們,也看著很多驚慌失措的職業象棋人,他也不由在心中祈禱著,祈禱著這場比賽會出現一個和自己當初一樣的人。
這個人不需要棋力太強,但他必須要內心強大。
……
李天道淡然的走上舞臺,他聽著身旁的熙熙攘攘,也看著同樣平靜的對手。
他忽然笑了。
“原來是你啊。”
他好像很熟悉對面,而對面那個看上去平凡的女孩,看著一臉笑容的李天道,她也笑了。
“當然是我,棋院里的狀元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