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故事。
但每個人都未必會迎來自己想要的結局。
吳東西又一次輸給了對面這個叫做楊錚的棋手,記憶里屬于老領導的回憶,也戛然而止。
對面這個叫做楊錚的棋手,大概是他棋力大成后,遇見過的最難纏的對手,他不知道對面是如何評價他的,但他也不在乎別人是怎么評價。
十六年前,他因為太在乎別人的評價,錯過了很多大學應該擁有的美好時光。
他明白,當一個人徹底不在乎別人的評價,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他很想再和楊錚下最后一盤棋,但看著濃濃的夜色,他最后卻選擇了放棄。
他是一個不愛麻煩別人的人,也是一個總是善待別人的人,但往往越是善待別人的人,越是會虧欠自己。
今天是月末,他本來可以乘著夜色,在午夜去光顧自己每個月必去的,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自助火鍋店,但他卻因為惆悵放棄了自己的習慣。
這一夜,很漫長。
他想了很多,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是否虛度,想到自己是不是沒有夢想,想到自己四十歲,五十歲,是否還和現在一樣,做著保潔的工作。
想想也可笑,想了一夜的他,卻絲毫沒有想到象棋。
明明自己是因為輸棋而惆悵,最后卻又惆悵自己的人生。
天色朦朧時,他從床上爬起,看著窗外乳白的陽光,他居然振奮了起來。
他破天荒的開始晨跑。
自打大學畢業后,他很少晨跑,他也不再奔跑。
雖然這世間的節奏很快,但只要早起,利用好充沛的時間,那就終能跟上這緊湊的時光。
這是他一直的想法,也是他畢業之后的為人之道。
他系好了鞋帶,開始了奔跑。
三十五歲的他,不再和二十歲一樣精力充沛,只跑了幾百米,他就感覺到呼吸困難,雙腿開始變得沉重,身子也左右搖晃,但他卻沒有停下腳步,而是接著奔跑。
一千米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心肺似乎在燃燒,可能是一夜沒睡的原因,他的眼皮似乎也變得格外沉重。
一千五百米的時候,他的大腦不停再給他傳輸休息的指令,他也很想休息,但他的直覺也似乎再告訴他,如果不繼續奔跑,昨夜的惆悵永遠不會消失。
兩千米的時候,他不再感覺到沉重,呼吸也開始順暢了起來,頭上的汗液隨著習習的微風,化為了陣陣白霧。
他的腳步變得有力,他的大腦不在惆悵,他的身體慢慢變輕,他似乎也回到了二十歲的那年,渾身充滿著無窮的精力。
他忍不住的抬起了頭,看著天上的朝陽,又回顧著身邊的景色,他明白,現在的他早已不需要和以前一樣去茫然的低下頭。
每個城市其實都有著很多人所看不見包容性,無論是你來,還是他走,都可以昂著頭,坦然的面對著未來有可能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