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錚的運氣有些微妙。
他這一組里的選手基本上全都是網絡里的象棋名人,但除了怪老頭的名氣比較大以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些小有名氣,但不出眾的那種邊緣網紅。
其實想想也很正常,若是真有名氣,大多都會像秦小憐那樣廣告活動接的手軟,哪有空去提升棋力去苦巴巴的過關斬將歷經千辛萬苦去成為職業棋手呢?
這也是現在大多網絡年輕創業者的通病,在積累了一點名氣之后,總是想去掙快錢,而不愿意花時間去沉淀自己。
就像很多媒體報告有些職業只能算是年輕飯,老了自然會被時代所淘汰。但他們卻忽略了職業的主體始終是人,人只要靜下心去沉淀去學習,那么他們所從事的“職業”永遠不會是“年輕飯”。
楊錚第一位對手是網絡上的一名講解殘局的主播,這人棋力水平還是有的,而且經過這么多年的殘局講解,他也鍛煉出不輸給普通職業棋手的邏輯分析能力。
但他也有著和大部分象棋網紅一樣的缺陷,那就是他太“看重眼前”了。
所以,楊錚贏他也沒花太多時間,中局只用了“棄馬藏車”的小套路便拿下了這盤棋的勝利。
這位殘局主播倒也有著氣度,他輸了沒有抱怨什么,反而向楊錚道謝,這也讓楊錚在這場比賽過后,用手機偷偷關注了這位主播的賬號。
有時候男人就是這么簡單單純的生物,你敬我一尺,那我便還你一丈。
不過楊錚的第二盤對手可不像第一盤對手那般謙和,他是一個三十萬粉絲的象棋大主播,自稱某平臺象棋網紅的第一妙手。
他也的確有著自傲的本領,他的算力也勉強達到了三級棋士的水準,可能是因為年紀較小,二十出頭便在網絡上有了粉絲基礎,所以他對局的態度有些惡劣。
開局他就隨手一招,走出了看似隨意的拱邊卒,這種隨意切自大的態度楊錚見多不怪,所以他也沒有手下留情僅用十五手便將死了對面,而對面的網紅見自己輸了后,直嘀咕楊錚運氣不錯,隨后便無所謂的離開。
楊錚看著這樣兒戲的對手,他直感覺到胸口有什么東西再焚燒,但他強忍了許久,最后卻什么都沒有說。
楊錚上午最后的一位對手,是一個和他歲數差不多的青年人,這個人也做自媒體,不過他的粉絲不多,只有一千出頭。
可現實并不像互聯網一樣,用粉絲數量去決定棋力高低,粉絲量最少的他,意外的棋力可以用深不可測去形容。
他大概是楊錚遇見的少有防守型棋手,不僅是因為他開局就用飛相防守,更多的還是他只要發現楊錚沒有進攻的意圖,就會不停的在老將面前堆棋子去鑄成“銅墻鐵壁”。
楊錚也是第一次看見有人在開局就用“炮”做防守棋的,這種奇妙的開局甚至可以用震撼去形容。
可震撼歸震撼,楊錚本就是進攻型棋手,遇見了這般“烏龜防守型”對手,他的進攻頻率也變得比以往更加頻繁。
一直觀察棋手的裁判看著這般精彩的攻守對局,他大氣都不敢喘,死死盯著這盤棋不敢錯過任何細節。
甚至在裁判心中,這盤普通業余對弈局的精彩程度,直逼許多大師名局。
楊錚也是越打越心驚,對面的防守就像是一條毒蛇一般纏繞在自己身上,那慢吞吞不變招打法更是讓他頭疼,因為他知道這種打法耗的不止是時間,更多的還是消耗著雙方棋手的耐性。
其實這種不變招的狗皮膏藥打法在職業棋手的規則中是違規的。
可這是業余比賽,裁判也只是一些略懂規則的非專業性棋手,這種違規在他們眼里,更像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楊錚此時沉默了,他也終于看出了對面從一開始就打算要與自己進行和棋。
對面的男人看著久久沒有落子的楊錚,他明白楊錚已經看穿了他的計劃,但他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他在等待,等待著楊錚會像他以往遇見的那些象棋高手一般選擇妥協。
可他卻高估了楊錚的耐性,也高估了自己的布局,在等待了足足一分鐘后,楊錚終于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