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大以前也和楊錚一樣,在被冠上神行太保的名號之后,他幾乎將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去保住自己“神行太保”的名號。
在那個媒體不發達的時代,有一手絕招,就可以去吃一輩子。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維特大引以為豪的套路,也被一名后起之秀輕松破解。
而破解他套路的方法,只是簡單的將他的棋路放在電腦上進行分析,輕而易舉的分析出他棋路的缺陷。
這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也讓維特大沉淪過一段時間。
他不敢相信,那臺名為“計算機”的小小盒子里,居然藏著能毀滅他信仰的力量。
但他也沒有沉淪太久,反倒是在五十五歲的高齡,重新振作,與更多人去交手,從而不停改善著自己的棋路。
他失敗過很多次,但好像每次失敗都能讓這個老人變得更強大。
他也好像這輩子棋力都在進步,這種進步超越了時代,超越了許多不可能。
這種改變,也讓他看清了很多以前看不清的道理。
更讓他明白,如果想要去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那就必須要具備冒險精神,更必須要去踏入他之前一直不敢踏入的領域。
他這一手在逼楊錚去踏入他所不擅長的領域。
他這一手也讓老周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
楊錚此時感覺到自己進退兩難,如果自己不按照維特大的思路去走,那么他的開局絕對會出現防守不足的致命缺陷。
若是按照維特大的思路去走,那么他害怕自己的記憶力和算力不足,會在后盤輸掉比賽。
這進退兩難的局面,讓他想起自己在很多年前,也是這般進退兩難過。
那時候的自己剛畢業,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一份不穩定的創業機會,幾乎是同時擺在自己面前。
那時候的自己毫不猶豫選擇了不穩定的創業機會,至于結局,則是輸得一敗涂地。
或許則是因為有過這種經歷,他面對著很多未知的未來,都習慣往后退一步去想。
這一步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再也正常不過的選擇。
因為每個成年人,都會說著生活的不易以及錢的重要性,最后再一退再退。
但當他們無路可退時,他們才會時常后悔當初的選擇。
可就算他們再后悔,他們也大多依然會對著自己的孩子說,要他們長大以后和自己一樣去退。
退。
被包裝成一種智慧。
退,
也被眾人潛移默化的去接受。
因為前進很容易踏空,后退才有路。
他也一直以為自己不會退,自己這三十一年的人生里,自認為自己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男人。
但實際上,他卻一直再退。
從被趕出了一手創立的公司,從被辭退后接觸到象棋,從被李大爺介紹到花家棋社從事著這份工作直到現在。
他才明白,他原來一直都在逃避著現實生活。
短短一年,他雖然成為了一位老師,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學生,也鼓著勇氣去改變自己以前的想法,想要去成為職業棋手。
但面對感情,面對著人生。
他卻用著人人所知道的大道理去搪塞。
強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強人敢于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