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以自己現在的實力,壓根就不是二人的對手。
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也仍然想去嘗試。
復盤很慢,但他卻受益良多。
別看他只是十七八的普通小鎮少年,他也有著值得讓人欣賞的地方,那就是通過這些年繁瑣的復盤,他培養出很多職業棋手都不具備的眼力。
他一眼就看出了孑菲的套路不止是在開局用馬去迷惑對手,他的三兵雖然后盤看上去是敗筆。但前期這三兵除了迷惑對手以外,也很大程度限制了對面卒的位置。
他輸除了中盤策略被對手看穿,三兵限制了他的局部操作,還有一個致命的原因,那就是直到最后,他都沒有把炮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明明他的炮位置這么好,但到了最后他也沒有將重心放在炮上。
這種判斷錯誤當然也和他看到楊錚識破自己引以為豪的套路后,心理出現大幅度的波動有關。但作為一個想要走上職業道路的棋手,這又是一個低級錯誤。
已經看透孑菲心里脆弱這個致命弱點的王希楊,也有著足夠的時間去研究他的下一盤對手楊錚。
在他第一次復盤時,他不由被楊錚天馬行空的布局思路所震撼。
畢竟,再看出對面套路之后,楊錚居然在一邊大膽的迎合著對手精心設計的“陷阱”,同時又一邊防范對手的絕殺套路。
就憑這個心理素質,他絕對是見過很多大場面才能施展出來的。
自己面對著楊錚也絕不能出現僥幸心理。
在他第二次復盤的時候,他好像抓住了楊錚的一個小弱點,那就是他的開局總是會思量太多。
他也下意識的覺得,如果自己能利用這個小弱點,說不準就有翻盤的希望。
可是他也很快便否決了這個想法,因為之前的孑菲就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然而,他最后的結局也是死在自己感覺能針對對手的詭異開局。
而自己,無論是實力,還是布局能力,都不如孑菲,這么做的話,也無疑是死路一條。
他很快便開始第三次復盤。
但這一次復盤,除了加劇他的失望以外,便一無所得。
這也讓這位倔強的少年第一次出現放棄的念頭。
可他沒有放棄,而是一次又一次復盤著桌上的象棋。
若是師父在身邊的話,他又會給自己什么樣的建議呢?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這個少年,又想起了與師父相遇的那一天。
那個被很多人看不起的一級棋士,那個被很多人戲稱為大師守門員,一輩子都無法跨越象棋大師這個門檻的楊鬼手。
他在收自己為徒之后,并沒有第一時間教導自己如何去下象棋,而是告訴了自己,刻骨銘心的七個大字。
那便是——人間正道是滄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