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勁,不對勁。”
看著勢均力敵的楊錚與象棋機器人,孫大圣也意識到有些許的不對勁。
畢竟這幾日,通過采訪者的錄像所記錄的種種畫面來看,楊錚的棋力并不出色。
尤其是在與老先生的象棋機器人對弈時,他的勝率并不足五成。
而如今,面對著算力更高的新型象棋機器人,他卻下的游刃有余。
這種極度反差的情況,也讓孫大圣不免的懷疑楊錚是在作弊。
也畢竟,自從邁進二十一世紀以來,華夏的科技便處在高速發展的時期,科技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摧毀著許多舊觀念下的“產物”。
縱觀近幾年來,在許多獎金巨額的象棋比賽里,利用高科技作弊的棋手可謂是數不勝數,甚至還有些是十幾歲的孩子,對于這類情況象棋協會也是無可奈何。
也不難怪孫大圣會有如此的想法。
可他就算有這個想法,現在的他也只能忍耐。
不僅是因為打斷一場勢均力敵的對局是對象棋的不禮貌,更多的還是他也是猜測,沒有證據。
不過,他還是叫來了幾位工作人員,叮囑他們一定要站在楊錚身邊,對他進行著細致的觀察,只要發現他作弊的話,立馬中斷這場“不公平”的比賽。
……
大勇算得上是一個得過且過的人,他好像在他十八歲的時候,忽然意識到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的事實,隨后他便開始了他的擺爛人生。
在他十八歲的那年,他沒有考上他心儀的大學,也沒有選擇復讀再戰一年,而是選擇了離開家,獨身一人去社會上闖蕩。
沒有雄心壯志的他,或者說已經放棄了理想的他,活的很痛快,但有時在痛快之后,他又感覺到自己又活的很迷茫。
兩年的時間,他就像所謂的“大神”一樣,去到了一個消費不高的城市,有錢便去網吧消磨時間,沒錢時就去做著一些日結的活兒。
兩年的時間,他沒有存下一分錢,也沒有欠下一分錢,這點可以說是他為數不多的優點,但這也是他活的迷茫的問題所在。
他找不到理想,也找不到奮斗的意義,畢竟收支平衡的生活,也讓他不敢去幻想著未來。
偶爾一次機會,他接觸到象棋,那是他兜里沒錢去網吧,也不想做日結工作時,徘徊在街頭,偶爾發現的一項不費錢的娛樂項目。
這個娛樂項目,他其實早就知道,他也從之前就打心眼瞧不上象棋。
也畢竟,從他上網所接觸的游戲也好,還是那些網絡文學也罷。
象棋這玩意兒,一般都是底層人民才玩的,底層人民又窮,又不聰明,他們也只能玩玩象棋。
而那些富有的,聰明的,又有報復理想的,他們玩的都是更復雜的圍棋。
象棋的規則很簡單,看幾盤就明白怎么下了,這也是為什么象棋的受眾人群要比圍棋多。
看了一下午的大勇,也在諸多棋友的邀請下,下起了他第一盤象棋。
這一盤象棋,也徹底的改變了他的人生。
大勇的對手是一位七十上下的大爺,大爺一看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這種不平凡不光指的是他衣著,更多的是他的氣質。
他的臉上永遠帶著積極向上的笑容,這抹笑容是很多年輕人所沒有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