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強忍著淚水,說自己哪值得驕傲,大學都沒考上,還在外地渾渾噩噩的混了三年,可以用一事無成去形容他的人生。
他覺得自己就是一攤爛泥,和母親努力的人生相比,該得癌癥的應該是自己,而不是積極向上的母親。
但他盲人母親卻說,在她的“眼里”和“心里”,他的人生并沒有他自己所說的那么不堪。
他有原則,善良,雖然算不上太聰明,但勝在腳踏實地。
只要能一直腳踏實地,再加上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那么自己的孩子未來絕對要比自己強。
在她生命最后半年的時間里,她很慶幸有大勇的陪伴,她跟大勇說了很多道理。
這些原本在大勇耳里稱之為“嘮叨”“無用”的道理,此時就像一本書一樣默默地改變著大勇的人生。
或許這世界最簡單卻最又意義的一本書,正是母親的嘮叨吧。
在母親過世之后,大勇也沒有再離開這座城市,他開始做著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工作。
雖然他的工資不高,但卻又能學到很多東西。
閑暇時間,他也繼續下棋。
或許是因為閱歷的增長,大勇的棋比起之前多了幾分沉穩,也多了幾分屬于自己的棋風。
漸漸的大勇在他的小圈子里有了些名聲,勤勞刻苦懂得鉆研成為了他的新印象。
他的棋也下的越來越好。
這次他所在的小公司與國內最頂尖的公司合作。
而他也作為裁判,出現在賽場上。
他看著自己身邊多了幾位安保,他也意識到了什么。
若是放在之前,他絕對會生氣。
因為這明顯是大公司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但放在現在,他又變得很釋然。
作為一個棋力不低的象棋裁判,眼前的一切可以用“顛覆”二字去形容。
在他的認知里,人工智能就像是天意一樣,強大到不可違背。
但眼前這個歲數只比他大上幾歲的男人,卻好像在創造奇跡。
開局的棄子完全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他也應該很有天賦。
因為他開局的跳左馬,在很多人眼里像是愚蠢的表現,但是對于大勇來說,卻又很震撼。
因為在四年前,自己與那位深不可測的大爺第一次下棋時,他開局的跳左馬在中局的時候就像是一根輕飄飄的稻草一樣,看似巧合的壓垮了本該平衡的對局。
而在自己棋力不高的時候,也和大多數人一樣以為那天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巧合。
隨著自己棋力不斷增高,他也越是發現大爺的跳左馬其實是早有預謀的,甚至說是他下了幾十年棋才悟出的“道”。
他更是在得知自己要做裁判后,專門回到了那個小城市,找到了大爺又下了一盤棋。
雖然棋力有所增加,但他最后還是沒有意外的輸了。
而他也從那大爺嘴里得知,這跳左馬的開局,其實也有著屬于它的名字。
而這個名字正是——人為猶可追!</p>